孩子学习压力大?让孩子学会自我调适的本领(2)

2016-11-10 15:1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健康,学生应该逐步掌握自我情绪调节。

第一、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知道好的情绪要与人分享,糟的情绪要与人分担,这有助于我们增加对情绪的敏感度并加深自我认识和把握。

第二、要学着引导过度情绪。

及时感觉并学习为情绪找一个恰当而安全的宣泄渠道,例如痛苦时要找人诉说,让情绪及时得到缓解。

第三、不在情绪冲动时决策。

因为情绪冲动时人很难做出高质量的决策,当然,情况紧急时只能例外,而且对有的人来说 ,急中还能生智。

第四、遇到问题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因为情绪先行,情绪缓解或变好了,对问题的思考才能周密。

第五、对自己处理不了的情绪,要懂得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尽快走出情绪的低谷。

中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可行方法

为了方便中学生掌握,自我情绪调节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发泄情绪法、自我控制情绪法。

注意力转移法: 首先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

当你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处于低潮时,就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而注意力转移到较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多回忆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其次可以自觉地改换环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参观,调换居住地点等。这样通过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

合理发泄情绪法。 所谓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

这有以下几种方式。 

1、哭泣。当你遭到突如其来的灾祸,精神受到打击心里不能承受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放声大哭。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排遣紧张、烦恼、郁闷、痛苦情绪的方法。

2、倾诉。当你心中积满苦闷、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无法疏散时,可以向父母、老师、同学、知心朋友尽情倾诉,发发牢骚,吐吐委屈。这样使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后,精神就会放松,心中的不平之事也会渐渐消除。 

3、活动。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 

自我控制情绪法   

人不仅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智。如果失去理智,感情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陷入消极情绪而难以自拔时,应有意识地用理智去控制。

这又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 自我暗示。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当你参加一些紧张的活动如重要的考试或竞赛前,要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这样就能增强自信心,情绪就会冷静,就能遏制冲动,避免不良情绪造成不良后果。

第二、自我激励。这是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的又一良好方法。恰当运用自我激励,可以给人精神动力。当一个人在困难面前或身处逆境时,自我激励能使你从困难和逆境造成的不良情绪中振作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名言,但是在失败后一味消沉,不采取自我激励的方法振作精神,那么失败只能永远是失败,而不会成为成功之母。

第三、心理换位。这也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绪。如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时,自己心里有气,这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师、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会怎样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已的态度,从而使心情平静下来。 

第四、升华转化。就是要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和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