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梦村”里的孩子

2016-11-28 16:2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气已然十分寒冷,但是9958绿梦儿童关爱中心通州救助站内却是绿意盎然:满院子的大白菜绿莹莹的,还有几盆绿植放在院子中。让小院绿意盎然的不仅是这些,还有这里的公益人,还有那一面涂成绿色的墙上的签名,他们都在为需要关爱的儿童奉献爱心。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这个救助站,聆听了爱和被爱的故事。

公益也会

好心帮倒忙

9958绿梦儿童关爱中心通州救助站位于通州潞城大营旅游村92号,离地铁6号线潞城站有1.5公里。目前,救助站内有4名工作人员,绿梦儿童关爱基金副秘书长许海东就是其中一位。探访的当天,他一直在寒风中守在村子的大路口等待记者。

曾是公务员的许海东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但做久了他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公益组织今天去看留守儿童,明天去养老院,没有持续性,很多时候其实是帮了倒忙,会让被看望的人失落,反而是一种伤害。养老院里就有老人总问,为什么这个义工或者那个义工不来了?”    

就这样,2012年许海东和几个热衷于公益的好朋友们开始考查帮扶对象。团队起名为绿梦,就是希望这个团队带给人梦想,同时绿色也代表了希望。绿梦一开始就定好了方向,就是一对一关爱需要帮扶的儿童。

脑瘫儿童画作

拍卖会上的新想法

让绿梦团队和许海东有“筹建9958绿梦儿童关爱中心通州救助站”这个想法是在一次798举行的脑瘫儿童画作拍卖会上,“这些画作都是当时我们经常去看望的那些脑瘫儿童画的,现场还来了一些其他脑瘫儿童的家长,他们多是来北京为孩子看病做康复治疗的,生活状况都很差。”

帮这些家长必须有基金支持。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救助中心总监王昱了解到绿梦团队的情况后非常兴奋,因为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一直想把救助脑瘫儿童这个项目建立起来。在王昱的力推下,很快绿梦就成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一个子项目,“我们绿梦儿童关爱基金是隶属于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的子项目,凡通过医疗专家团评估的脑瘫患儿,会在就诊方面获得救助。”绿梦儿童关爱基金自2016年4月成立以来,已经审核资助了110名贫困脑瘫儿童,大部分受助的孩子已经得到了救治和康复。

每年能救助

100个家庭

许海东介绍,设立在大营村的救助站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最多可以同时救助20个大病儿童家庭。救助站致力于救助进京看病的贫困大病儿童及其家庭,为其提供在京治疗期间临时居留场所,受助儿童年龄界定在14周岁以下(不包括14周岁)。受助对象经过初查符合条件的还要提交相关证明:乡村两级贫困证明、身份证明以及孩子的诊断证明。许海东还强调,陪护的家长需身体健康,家长和孩子均无传染性疾病,孩子无生命危险的危重急症。中心建成启动后,每年可以救助至少100个家庭。

每个家庭须经审批方可入住,入住期间要遵守救助站的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排,每个家庭最长居留时间不超过3个月。居留期间,大病儿童及其陪护家长(限1人)住宿费全免,大病儿童的生活费全免。另外中心会筛选部分符合条件的大病儿童,为其筹集治疗和康复费用。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4人,负责整个中心的管理和运营,经费来源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拨款。房租及大病儿童的日常生活费用来源于公开募捐。

记者还在救助站看到一个规章制度,那就是入住后家长需缴纳生活费,每天20元。对此许海东解释说,这也是他们思考很久才作的决定,“我们本来也想全免掉家长生活费的,但是思考再三,还是象征性收一些费用,这样家长才不会产生过多地依赖心理。”

站内的孩子

很感恩

乐乐(化名)被凶手夺去双眼,在医院接受了治疗后,9958救助中心和绿梦团队决定将乐乐接到救助站,并请了一名志愿者24小时陪护乐乐,这名志愿者叫董利勇,乐乐喊他“小董叔叔”。

“在新家住了一晚上,睡得可香可香了,小董叔叔告诉我这里叫绿梦儿童关爱中心。早饭做的羊肉汤还有馒头面条,特别好吃,我忍不住又吃多了。”这是乐乐入住救助站后的日志。董利勇说,其实刚从儿童医院将乐乐接回来时,乐乐有很强的不安全感,“你扶着他走路时,他总是抓紧你的手,现在不这样了,他很放松,也经常笑了。”

如今,乐乐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感恩,这在日志中有体现:“我起来鼻子嗓子不干了,听说有个叫lisa的阿姨给我们买了空气净化器一直在房间开着,大家都在说感恩这个阿姨,我听见叔叔们说lisa阿姨还捐了许多许多的家具、沙发,还有漂亮的灯。我吃饭的新碗是蓝色的,是一个在美国上学的哥哥买的,让我和大家一起感恩这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