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过程和体验
比结果更重要
记者:低龄留学缘何受热捧?
史玉:对此,我们分两方面考察留学的原因,除教育因素外,还考察了教育之外的动机。
就出国留学的教育方面原因而言,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以“国内名校总体质量不如国外名校”作为首要原因。另外,“在国内考名校的竞争太大”成为次多选项。可见,学生对国内名校的信心不足,认为国内名校质量不如国外,而且竞争激烈,这成为学生留学选择的教育方面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这反映了学生及其家庭对我国高等教育缺乏信心。
非教育方面的原因中,“培养国际视野”“体验异国生活文化”和“学成回国就业好”成为前三位的选择。开阔眼界与体验不同文化成为非教育方面的重要原因,其次才是就业等因素。这说明,当前的学生选择大多是过程导向的而非结果导向,他们更注重留学的过程和自身的体验,其次才是功利地对于结果(就业)的追求。
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90后一代人而言,过程和品质可能远远比数量和结果更重要。他们的这一态度同样照见了中国高等教育乃至高中教育的未来。在受教育者的内心,高中教育甚至大学教育的筛选器作用可能会弱化,相反,高中和大学都应该树立自己的使命,尽力为学生提供独特的体验,让他们在过程中有所收获。
记者:过程和品质可能远远比数量和结果更重要,是否意味着家长不再在意留学投资的回报?
范皑皑:事实上,父母对留学后在国内外的就业前景和经济收入的关心程度并不算高。调查显示,在父母期望中,经济上的投资回报并不是最重要的,同时父母对此的关心程度在阶层间的差异也并不明显。
对学生本人而言,有22%的学生认为不在乎能否收回成本,而57%的学生表示希望在毕业5年内收回经济的成本。总体来说,出国留学的决策对家庭而言已经不完全是一项期待有高收益的投资,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消费。
链接
数据说明:课题组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深圳和成都三个城市的18所高中进行调研。问卷从“基本情况”“出国留学的决策”“对中国高中教育的评价”三方面,对高中生教育需求与留学意愿进行了调查。样本还涵盖了部分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