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聚会不会喝酒遇“尴尬”
几天前,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王利华专门将自己的“不醉酒”在本学院的“学术报告会”上进行讨论。
报告做完之后,仍然有老师会过来问“你这个‘不醉酒’是不是就是骗交警、骗测酒仪器的?”
王利华听到,不得不一脸无奈解释说,实际上并不是“骗”,而是真的将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了,也就是说喝“不醉酒”的效果和喝白开水的效果基本上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口感。
他回忆说,开始研究的原因,源于自己参加同学聚会时的尴尬。
2004年前后,已经毕业20年的大学同学聚会,王利华不少同学都当上了“土豪”,聚会的酒价值不菲,摆着的都是茅台。
对不会喝酒的王利华来说,几千元一瓶和几十元一瓶的白酒没太大区别,他依旧和以往一样,拿着一瓶饮料兑着白酒喝。但同学们的表情似乎在告诉他,有点“暴殄天物”了。当时的场面气氛还有些尴尬。
随后,王利华开始研究能让自己喝的酒——一种固体汽水酒,这样他能方便携带到任何聚会的场合。
“我想就算是‘土豪’,也不一定能够时时都带着自己做出来的酒吧。”王利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