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教师和家长开始
记者在学校随处可见向日葵花的装饰物,以“向阳”命名的专业教室和图书馆,但是校园文化的形成绝非环境上改变那么简单。教师、家长和学生谁都不能落下。
2008年,徐学敏给教师提出四个不准,不准变相体罚孩子,不准收取家长的任何财和物,不准因为孩子的问题训斥家长,不准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她告诉老师,平时大家付出很多,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儿让家长不认可。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师德。徐学敏坦言,不能说所有老师都能做到完美,但是95%以上的老师是受家长认可的。
学生要全面发展,先得有相应的教师。“充分挖掘教师优势,促进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徐学敏在打造教师队伍中把握了这样的原则。为老师建专业教室,利用教师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培训,让他们边学习、边上课、边钻研。虽然很多老师不是专业出身,但是新发地小学在北京市阳光体育舞、丰台艺术节等比赛中年年获奖。
美术课
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前些年,一些老师会抱怨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配合不够等问题,徐学敏告诉老师,即使情况存在,也要接受现实,不允许抱怨。学校定期开家长会,全校所有学生家长一起来,徐学敏亲自开。学校还根据学生家长的情况,设计了“家教课程”,教会家长与孩子一起游戏,做家务,走进博物馆,拥抱大自然,开展体育锻炼;告诉家长在闲暇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孩子应该做些什么。慢慢地,家长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