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毕业了,该用怎样的方式和母校分别?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三女生芮正琴在微信朋友圈里逐条写下本硕7年的所见所闻,组成“毕业百事记”,全方位记录南大的美好。这组“毕业百事记”被南京大学官方微信整理后推送,引发无数南大校友共鸣:时光荏苒,记忆中的校园永远是年少模样。
朋友圈里记录校园美好
南大是真的大,这是包括芮正琴在内的所有南大人走进南大仙林校区的第一印象。芮正琴写下的“毕业百事记”第一条,便是对校园占地面积的感慨。“本科刚来,坐车上绕了圈,然后一家人咋舌,真大,得买辆自行车……好多人好奇为什么我微信运动步数总是老高,没什么,也就是去个远的食堂往返宿舍走了几遍。”
芮正琴学的专业是生物,上课时少不了要接触实验用的小动物,这是生物专业的学生们独有的学习乐趣,“狂热爱好者在宿舍养上了小白鼠,竟能训练它做起了引体向上。”
课外的生活远比课内要丰富,夜幕降临后,校园的操场上成为一片音乐的海洋,“已经搬去鼓楼的吉他社大四同学,回到仙林,一把吉他一板凳,一个外放一盏灯,在中心坐定拨动吉他,下自习的同学纷纷围过来捧场,绿草地上坐成一个圈,一个露天演唱会。唱的好大声喝彩,有瑕疵也鼓掌鼓励,年轻无敌的歌声怎么听都好听。”
还有怎么都看不厌的迎新晚会,永远力气使不完的校园运动会,以及记录过无数学长学姐通宵达旦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