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好想去,羡慕得不得了
截止到南京大学官方微信整理推送时,芮正琴的“毕业百事记”已经写了89条。她在南大本硕七年的学习让不少网友羡慕到眼红。宽容的环境,老师的支持让芮正琴如鱼得水。校园里的各种讲座和交流也让芮正琴很感兴趣,“系统的课程搭起了一个知识框架,但是世界观的形成真的要感谢各色各类的讲座或者交流活动……总是会盯着活动海报栏,也动不动办上一场,恭敬谦卑地请心目中的大牛们回来给我们这帮小菜鸟们解解惑。慢慢的,会去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讲座;还有校友中的大拿们……”
虽然学的是生物专业,但芮正琴的文笔丝毫不输文科生,她在朋友圈里写下的校园美好,生动而亲切,勾起了南大校友的回忆,以及一众人对南大的向往。网友“卷福的小迷妹”说,“好想去,羡慕得不得了。”“万俟”表示,南大有过多少人的回忆。“人生如梦”和“孝尧”都是南大的学生,芮正琴的“毕业百事记”让他们更加珍惜校园生活,“作为南大学生,看完颇有触动。虽然还未离开,却已不舍。”
作者:帮你回忆起灿烂的日子
芮正琴的名字其实不止一次在扬子晚报上出现过。去年的6月份,她还参与过本报高考下水作文的写作。在南大待了7年,芮正琴如今也要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芮正琴本人,她告诉记者,拿定主意开始写“毕业百事记”是在去年9月份,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她写下了第一条关于校园之大的感慨,并通过专门的P图软件,P上了和文字语境相符合的图片。“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真的要走了。突然有个想法,得有个纪念啊。于是,有了这个絮絮叨叨的毕业百事记。”
芮正琴告诉记者,自己写“毕业百事记”并没有讲求逻辑,“在最后一年从秋天到来年的夏天,春夏秋冬一个轮回。碰到什么场景,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了就记下来;觉得今后的日子里不会再有了,也记下来。就这么啰里啰嗦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敲敲打打。”
南京大学官方微信的推送,让芮正琴的“毕业百事记”被更多人看到。芮正琴表示,“如果这份记忆能帮你回忆起那些灿烂的日子,然后饱含希望地往未来走去,那我很是高兴,也是我的一份荣幸。”
■链接
“毕业百事记”节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很佩服那些借了好多书,经常在图书馆出没的同学,有我没有的坚韧、耐心与经纶满腹。校园卡忘带,没法刷卡入门。进门竟颇费周折。愚昧如我,总是在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去珍惜。
◎食堂永远要排队的铁板饭,吃了7年小哥做的饭,依旧心心念念!曾经以为小哥很年轻啊,直到他因为这一手超速做铁板饭的技艺被报道,才知道他已三十好几。大概,心思单纯就容易看相年轻,相由心生,匠人不过如此。
◎大学的教育超市,总会有一些新奇的吃食。7年前的大一,第一次从衣食住行乃至零食都被包办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攥着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知道要怎么花,于是,就耐心地把超市一一吃了个遍。
◎温暖的阳光与北大楼前的草坪是绝配,还有踉踉跄跄跑来跑去充满好奇的baby,突然对你灿然一笑,世界都随之明亮。与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东拉西扯,时间过得好温柔。不过一到晚上,就是另一番光景,留学生们带上肘子和啤酒,嘻嘻哈哈围上一圈;在没有空调的遥远夏夜,还有穿着裤衩就出来纳凉的学长,躺得横七竖八,只可惜,这番盛景我没能亲眼看一下。(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