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放弃40万年薪 内江小伙回家传承家族技艺当木匠(2)

2017-08-11 08:52 华西都市报

来源标题:放弃40万年薪 内江小伙回家传承家族技艺当木匠

回归

追寻归属 毅然辞去高薪工作返回家乡

简洁的工作室,墙上挂着爷爷曾经用过的木工工具和两幅书法字画,两张张建亲手制作的手工圈椅,一套古朴的茶具,整个工作室散发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文艺气息。8月7日下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在内江东兴区一间木艺工作室见到了张建。

32 岁的张建在2015年前,已在重庆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8年,年薪达到了近40万元,在同龄人看来这已是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了,可他却在突然选择辞职,回到了家乡内江。

“在外工作了8年,一直没有归属感,虽然重庆也很好,但我的根在内江。”回归家乡追寻归属是张建最看重的,“我支持他,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就行。”张建的妻子李晓菲支持并理解丈夫。在休息了近一年时间后,经过沉淀和思考,张建找到了一份自己真正喜欢又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然而却遭到父亲的反对。

传承

木匠世家 爷爷曾是内江唯一“八级技师”

张建要去当木匠,这让父亲很不理解,虽然他自己也是一名木匠人。

张建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从爷爷开始,父亲、表叔等都是传统手工老木匠,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木匠这一职业情有独钟。“我的爷爷14岁入行,是70年代时期内江唯一一名八级技师,技术方面的问题是难不倒他的。”据张建介绍,八级技师是木匠等级制度中的最高等级,同时他爷爷曾作为四川12名代表之一参加全国轻工业代表大会,在内江乃至四川的手工匠人圈子里都有一定名气。

“从小我就跟在我爷爷身后在内江家具厂里玩耍,爷爷也经常给我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一些基本的木匠手艺我是了解的,理论知识也都知道。”除了小时候受爷爷的熏陶外,在高中时他也花了一个暑假跟随爷爷打下手。

辞职后,张建看着爷爷留下的各种木匠工具以及他制作的一些家具,触景生情,“我爷爷这么好的技艺应该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木匠的手上技艺失传。”抱着这样的心态,2016年底一家以他爷爷命名的木器工坊诞生了。

张建父亲当了一辈子木匠,在他的认知里,这样的“手艺”并不能发家致富。但看到儿子劲头十足,他也不再说什么,参与到了木器工坊中的经营中来。“我希望我制作的木具能成为艺术品,这是所有木匠的追求。”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