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
大典在即,毛泽东丢了代表证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一支车队从中南海东门开出,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员们。下车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领导人一个个又说又笑,他们沿着城楼西头的古砖道楼梯,豪迈地向天安门城楼走去。跟随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细心地打量着身边努力登攀着的伟人。他突然吃了一惊:别在毛主席胸前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
这还得了!这红绸条可是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代表证,其重要性相当于“特别通行证”。
这个独特的代表证是周恩来指示书法家钟灵设计的。专门给每位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政协代表发了一个,上面分别印有佩戴者的姓名。代表们都工工整整地将它别在胸前。毛泽东主席与其他六名副主席的代表证是“特制”的,红绸条与别的代表一样,但他们的姓名是用金粉印上去的。
叶子龙知道,今天这个重大场合有苏联老大哥的摄影师来拍照片,他们拍的照片还是彩色的。毛主席肯定是他们聚焦的核心人物,黄呢子中山装上没有别这个红绸条,一定是十分扎眼的。叶子龙于是立即噔噔瞪下了楼梯,火速找到钟灵,要他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一个代表证给毛主席戴上。
钟灵接受这个十万火急的命令后,顾不得想什么,跳上一辆吉普车,指挥司机朝他中南海工作室急驰而去。钟灵急匆匆赶回工作室后,屏声敛息,很快在一张红绸条上写下“毛泽东”三个仿宋字。接着,飞快地喷上金粉。他等不及墨迹风干,跑出屋子,跳上吉普车就往回赶。
幸好,毛泽东还没登上天安门城楼。眼下,他已经走了一大半台阶,仍像刚才那样,走走停停,等着后边年长的领导人。要不是毛泽东边走边等,他没佩带代表证的这个缺憾怕是难以弥补了。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