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开国大典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10个故事(7)

2015-09-30 10:49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故事八:

七拼八凑才将就起来的一个飞行队

南苑机场上,集中了五湖四海的飞行员和五湖四海的飞机。飞机不仅旧,而且杂,有P-51战斗机、有蚊式轰炸机、有C-46运输机,还有几架老牛式的教练机。这些飞机除了起义的外,几乎全是国民党遗弃的趴窝飞机,只能算是一堆零件,能展翅的早飞走了。因为是东拼西凑组装的飞机,所以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飞机性能也各有差异,飞行员也是各有各的传奇故事,有起义的,有被派到新疆去学飞行的教官,还有老航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代飞行员。临时凑起来的飞机和临时凑起来的人员,开始了受阅前的编队飞行。

我们的飞机太少,阅兵时忽啦一下子全没了,群众不满足怎么办?但是,执行战备任务的飞机已经实在不能再挪动了。

据原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油江回忆,军区参谋唐延杰给他打电话说,聂司令员指挥部希望你们飞机再飞一次,怎么样?

苏联派来的空军顾问是一个中将,他拿到空中阅兵方案后连说不行,飞第二次出了事怎么办?油江则坚持再飞一次的方案。他认为飞机在当时的中国很稀罕,让“观众”过过瘾不好吗?

苏联顾问的意见是对的,飞第二次其实实在是外行人的意见,太冒险。然而,我们的飞行员做到了。9架P-51飞过后,绕一个圈再续上九架慢腾腾的运输机,第二次通过天安门。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四点整,阅兵式进行已经一小时了,南苑机场的塔台接到了位于台基厂的华北军区航空处油江处长的命令--飞机起飞。

此刻,天安门上空几乎没有风,天空湛蓝。坦克群正缓缓前进。突然,天空中热闹起来了。十七架飞机一掠而过,眼尖的人甚至看清了银白色机翼上的红五星。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笑着挥手向银燕致意。在这支精干的飞行队中,还有一个被周恩来称做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刘善本将军。自他起义后,国民党空军先后有四十三架飞机、一百余人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单是刘善本原来所在的八大队,七年间就有十几个人驾机起义。一九六四年,经毛泽东亲自提名,授予刘善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来源:军事文摘)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