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综合了9门学科。10月15日、16日,学校七年级300余名师生共同前往古北口村,开展为期一天半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学科。
学生自主选择实践主题
“这个主题设计了近一年时间,7月份就开始了考察。”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徐唯校长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综合实践活动地点选择上有很大讲究,如何让每一门学科都能找到自己的结合点。京郊密云县古北口镇的古北口村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好地方。
“我们设计了9个主题,学生自主选择实践主题。”徐唯校长介绍,9个主题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9个学科,每个学科下还有分主题,一般两个,学生自愿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时分成若干小组。
古代建筑真美啊
在古北口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融合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探寻古北口建筑之美,同学们参观古北口村的庙宇、城门等建筑,发现、感受建筑中黄金分割之美,并探寻黄金分割法在其他事物中的应用,感受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对于七年级(2)班的林育慧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数学课,这是她第一次在综合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她提前通过网络查阅了黄金分割点和古北口村相关知识,通过对动物、植物、建筑的测量,找到黄金分割点。“古代的建筑真的太美了。”林育慧说。
第一次参加问卷调查
“我了解到了旅游有旺季、淡季,还有当地村民的收入。”七年级(8)班的彭小芳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彭小芳参加的是地理学科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小组,这个小组与其他学科不同,一共14名学生,人手两份《古北口村旅游业工作人员调查问卷》。“我不知道怎么问,也怕别人拒绝我。”彭小芳是第一次走出课堂到社会去上地理课,也是第一次参加问卷调查。彭小芳问的是当地住户,她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问卷调查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地理课刘寒芝老师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地理学科共有两个小组,一个是关于“聚落”的相关知识,一个是旅游业相关知识。当初设计这个问卷的时候,也有学生有不敢说话、不会与人沟通、不知道怎么问的顾虑,尤其是涉及当地居民的收入问题,我们鼓励学生重要在于参与。学生都很努力,调查问卷基本都有内容。
学生争说感悟
“我知道了古北口村战略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杨家将”、“我知道了七个勇士杀敌的故事”,七年级(2)班聂子恒、翁宇轩、毛宇争先恐后地向北京晨报记者讲述他们在古北口村历史学科的感悟。历史老师韩红娟说,学生参观了古御道,观察和发现古御道的建筑特点和人文文化;爬长城,登高处,感受古北口村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重要。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走访,进一步了解长城抗战的历史,感受抗日战士的铁血精神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隐形教育功能非常大
据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副校长谢莉华介绍,语文课是观庙院,说故事,探来源;英语课通过实地参观和访谈了解古北口,在老师指导下用简单英语介绍古北口;物理课是古北口之生活中的物理应用;化学课是古北口村污水处理情况研究;政治课是古北口村的昨天与今天;生物课是认识古北口的植物。
“一次实践活动综合九门学科的意义是非常丰富。”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徐唯校长说,不仅仅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同时,隐形的教育功能是非常大的,比如培养的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自理的意识等。他说,这是学校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