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三年龄教育没准备好?(3)

2015-12-02 08:34 bjd.com.cn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学第三年龄教育没准备好?

向60岁以上人开放课程

国内高校谁来“吃螃蟹”

应该承认,欧美高校对于办第三年龄教育的自觉性和热情,要远高于中国高校。这种差别的存在,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纠缠于大、中、小学,严重缺乏“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

高校对于第三年龄教育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欧美高校的做法对于回答这个问题应有启示。

目前,我国有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约42000所,老年人的入学率只有2.66%,发展严重不足。为了实现老年教育的科学发展,高校利用丰富教育资源普遍举办第三年龄教育,应予以倡导和促进。

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可能性中,寻找高校第三年龄教育发展的空间。

提倡我国高等学校普遍举办以本校退休教师和职工为基本对象、同时广泛吸收社会退休人员的老年大学。尤其是文学历史、美术艺术各科师资力量雄厚的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应该开办此种老年大学,这对于愿意学习这些课程的退休人员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们设想,如果我国有1000所高校办第三年龄教育,每校接受1000名退休以后的人来校学习,那就解决了100万人的学习问题。

高校将自身的老年大学更名为“学院”,成为学校的二级学院。这样做,能够增强第三年龄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纳入高校教育资源的统一调配,这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

将学校适合第三年龄学习的课程向他们开放。选择这种学习方式的人,在学校提供的课程表中挑选课程,注册学习,完成学业,记录学分。这样做,既可以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作用,又能够满足青年时期没有得到大学学习机会的人的美好愿望。

正式开设有高校学历的第三年龄大学。现在的老年大学中,已经有学校建立了学分制,设置了毕业制度,为毕业学员举办典礼,颁发证书,受到许多退休人员的欢迎。可见,高等学校举办有学历的教育,一定会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作者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

延伸阅读

哈佛退休学习学院

同伴互学依兴趣开课

哈佛大学退休学习学院成立于1977年,与哈佛延伸学校、哈佛暑期学校一起,隶属于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退休学习学院的会员35%为哈佛大学的校友,65%为社会各界人士,年龄介于50岁至75岁之间。

退休学习学院采取会员制的形式,现在有560名会员。据了解,哈佛大学退休学习学院开设的课程不算学分,不用考核,但报名者需要填写申请表并通过面试后才能入学。该学院现开设65门课程,每门课的课时6周到12周不等。

哈佛大学退休学习学院采用的是“同伴学习理论”——学员本身可以成为老师。在这里,教职人员不拿薪水,也不雇佣专职的教授专家来讲课,课程不是菜单式的,而是依据学员的兴趣来开设。通过同伴相互学习,分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学员共同成长,让每个老年人“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现在,退休学习学院共有授课教师80人。

每个会员都可以提出想开的课程。比如,一位银行行长退休后开了一门音乐鉴赏课,他喜欢音乐,退休前一直没有时间好好钻研。现在,哈佛大学退休学习学院最资深的一名会员,已学习了30年之久,同时,他也承担了几十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有趣的是,在这些课程中,有关中国的课程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包括《汉语初级》、《二战时期的中国》、《红楼梦研究》等与中国有关的课程,一堂“西湖文化”课时长约6周的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的地理,许仙和白娘子的民间故事,苏东坡、白居易这些文人留给西湖的文化遗产等。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陆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