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育英学校:一半语文课变室外阅读(2)

2015-12-10 08:27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半语文课变室外阅读

实践:

高中生就任小学“班导”

11月,高二(2)班翟卓凡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班导。她走进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班级,上课、看管吃饭……过了一把“老师瘾”。这是只有育校学生才能享受到的独家福利,在校园内完成职业体验;也为学校绘制了一幅有爱的画面,大手牵小手。

期中考试后,翟卓凡与另外10余名高二学生自愿报名,参与教师的职业体验,她被分配到五年级担任语文老师,另外负责照顾学生等杂活。正式“上任”前,她曾“拜师”该班班主任,并领取工作任务。备课过后,这位新任“教师”正式开讲。翟卓凡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她的授课内容为带领学生预习1单元的字词,并整理文章情节曲线,她为自己2天的授课表现打80分。“因为我太没耐心了,小朋友写字很慢、理解也慢一些,但是我有点着急。”这使她想到了曾被自己忽视的小学老师。“是他们教会我们写字,但我却因为当时太小,有点忘了他们对我们的好。”

据高中部副主任赵平易介绍,期中考试后,高二学生将在校内完成职业体验,学校为他们提供教师、物业管理、学习性研究等多种选择。开设这种实践活动,赵平易认为,首先为增强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其次,还帮助学生初步接触生涯规划。

诀窍:学生“走班”答疑

今年高考,育英学校再传喜讯。本届学生在中考入口仅有487分的情况下,以理科一本率82.18%、文科一本率76.9%的成绩,超入口分数近40个百分点。成就今天的强加工能力,赵平易认为,这与学校“为了一切孩子的成长”的理念息息相关。

他介绍,学校跟踪每一名高中学生的成长轨迹。从入学成绩开始,学校便会针对每名学生的每门学科进行数据分析,并从这一点开始点滴记录他们的每一次成绩变化。这一数据分析体系,可精细捕捉到学生的“瘸腿”学科,甚至“瘸腿”模块。学校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各班组成12个小组。每天下午3点至3:45或5点至5点半,不同小组分时到各教室找任课教师分层答疑。

今年,这种跟踪学习、复习的方式将进一步升级。高三年级组长赵佳表示,各任课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由“学生、家长、学校”三方联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无死角。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