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认真学习的同学们。杨新供图。
12月,武汉的冬天来临,秋季校园招聘会也接近尾声,“考研党”的备考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这个冬天,对应届大学生而言,似乎不那么好过。
毕业对大学生而言是从学校走向职场的重要阶段,而今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在“等待”毕业的这一年里,有人忙着考研,有人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平衡也即将被打破。
人生在勤 不索何获?他们选择读研
如果说高三是人生的分水岭,那么大四即为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大家都对前方的道路充满迷茫,却又不得不根据现在的情况做出选择。
杨新(化名)是华中科技大学(微博)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学生,她的专业是生物技术。据杨新介绍,生物技术专业是理工科,女生学习起来比男生要略显吃力一些,用人单位及科研所相对也更倾向于对男生的招聘及录用,但出于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她毅然决定选择考研。
在华中科技大学,记者了解到,除了自习室,学校还在图书馆专门划定了“考研区”。该区域座位有编号,去年考研结束后,今年考研的同学排队拿号获得固定座位。与其他自习区域相比,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晚上不会强制学生离开。
据悉,武汉多所高校里都有专门为“考研党”开放的自习室,自习室全天开放,配有空调,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安 静温暖的学习环境。每天早上,杨新六点起床,她没有领到图书馆“考研区”的号,只能去自习室找座位。除了吃饭,她一整天都待在自习室里,到晚上自习室要熄 灯了她才离开。她说:“不管结果是否如意,只有选择努力了,才能给未来的自己一个交代,只是累一点,没什么。”
“考研其实挺累的,每天早出晚归,重复做题,看书,背英语单词,关注时事热点。”杨新有些无奈地说,“但我想做科研,只有考研这一条路,累一点很正常。”
马武杰是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今年读大四,所学专业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记者采访时他正背着书包往自习室去。
“复习当然累了,但我觉得自己的平台优势不够好,竞争力不够强,我考研主要是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使自己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不那么被动。”
马武杰告诉记者,虽然很早就有考研的想法,但他还是关注过大学生就业情况,就业形势逐年严峻,他也给自己下了 死命令:“要继续读书充实自己”。读研之后自己不仅能获得研究生学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到很多本科阶段学不到的专业知识,这样不光在学历上包装了自己, 也从内在提升了自己,用三年的时间换来这些,他觉得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