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逆水行舟 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就业
往年毕业生人数。图片来自网络
自2008年开始,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五百万并持续增长,2015年已达749万。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形式愈发严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找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不容乐观。
“读研是小事,但这么大个人了还靠家里养,怎么想怎么觉得过意不去。”说这话的是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微博)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的杨思茹。她的专业是材料物理。据她介绍说,材料专业及相关工作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很高,而材料物理偏重于理论,专业考研率一直都在百分之九十 以上,今年她们班大部分同学选择读研。面对这种情况,她也曾考虑过是否要随考研的大流,但一想到常年劳作的父母,她就觉得于心不忍。
杨思茹告诉记者,读研确实是提升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它不是必然的,也许没有研究生的学历,她以后找工作 会碰到一些障碍,但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去改变,倘若选择了读研,父母还需要再负担三年的学费生活费,这是一笔太很大的开销,父母培养出一个大学 生不容易,自己已经成年,应该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了。“过去这么多年,他们已经够累了,我希望我能早些让他们过上舒适安逸的日子。”杨思茹说道。
心疼父母是杨思茹选择就业最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大学期间,杨思茹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每年都能获得 奖学金,班级排名也很靠前。当被问道放弃继续学习是否觉得可惜时,她笑着摇了摇头。她说:“我对我的专业并没有那么地热爱,高三时候对专业不太了解,选择 了一个不太喜欢的专业,但现在我懂了,所以我不会花更多时间在不喜欢的专业上。”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记者采访到了英语专业的刘蕊俊。记者了解到,虽然没有考研复习的压力,但不考研的“就业 党”也不轻松。即便在大四没有课的日子里,刘蕊俊的日程也安排得满满当当。八月份,秋季校园招聘刚刚开始,时间安排相对比较疏松,十月至十一月是企业“秋 招”最密集的时段,她有时候一天要跑四场宣讲会,还要和同学“分工合作”,让同学帮忙投递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