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低龄留学热潮暗藏无奈 “边缘化”难避免(2)

2015-12-15 13:24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英媒:低龄留学热潮暗藏无奈 “边缘化”难避免

为了理清持续了2个月胶着的处理常式,记者试图联系该中介机构分配给小J的辅导员Mrs. R,但是截至发稿前,Mrs. R没有回复。

除了中介是财大气粗的国际公司,寄宿家庭房东作为大学教师和当地议员的身份背景也让Tina倍感无力,更让她质疑其中的合作关系。Tina认为,中介之所以迟迟不予回应,不外乎是与学校和寄宿家庭之间有着商业利益链条,学生利益并非他们关心的重点。据了解,这家跨国中介公司与小J就读的学校合作已有至少3年。

回想过去的两个月,小J庆幸有Tina的帮忙,在事态恶化之前得到了解决。当时遇到的委屈还算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只能默默吞进肚子自己消化。如今问题解决,又即将在圣诞回家过节,小J终于如释重负。

他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独自在海外求学的同龄人们:“虽然求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一旦遇到问题,千万不要认为只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久而久之问题恶化,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是又孤身在海外没有家人和朋友倾诉,最终无法承受很有可能就此走上极端。”

 

外援辅导效果甚微 “边缘化”避无可避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学中介的工作流程,记者咨询了曾在国内某大型留学中介公司工作的Arina。首先,Arina说明了中介机构与海外学校的合作模式,她说:“大型中介会选择正规的海外院校,输送高质量学生,提高双方的知名度和品牌信誉。院校会返还给中介一定佣金,比例由双方协定,具体根据中介规模和学校实力确定。”

说到完成申请后的后续服务,Arina表示顾问会做定期回访。在学生到国外就读的初期,大约3至5天联系一次,关心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适应情况。在基本稳定后,回访频率会根据学生的课业进度固定在半月或每月一次,成绩、出勤率、伙食住宿都在询问范围内。

按照Arina的工作经验,学生在海外遇到困难求助于中介后,一般处理时间需要1-2天,紧急情况也会立刻处理。

若学生反映的问题牵涉到学校,处理周期则会比较长。Arina表示虽然孩子出国后,与中介的合同就算终止了,但如果学生和家长有需要,他们还是会尽力帮忙,只是无法保证结果。

既然中介公司在国内鞭长莫及,那么校方是否会有特别关照呢?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寄宿学校会配有生活导师,但每位导师要管理大约10名学生,因此一学期中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还有一些学校设有专门针对海外留学生的辅导办公室,可是中国学生普遍比较害羞,面对“主动咨询”,往往望而却步,也有同学因为无法用英语(精品课)清晰描述情况,而使沟通无效,于是放弃求助。

对此,教育学博士金津表示大部分的中国孩子还不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会更倾向于寻找成熟有经验的“大人”来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