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低龄留学热潮暗藏无奈 “边缘化”难避免(3)

2015-12-15 13:24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英媒:低龄留学热潮暗藏无奈 “边缘化”难避免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小留学生虽身处海外,但交友圈仍然以华人为主,当地朋友最多只占到三成,基本是室友或通过社团活动结识。不论学生本身性格如何,“边缘化”依旧不可避免。

正在英国布莱顿读本科的小F同学告诉记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难以融入外国同学相对“活跃”的娱乐方式。在德国念本科的小苏和小蔡也提到了外国同学的party习惯,表示只会偶尔参加体验一下异国文化,但是经常如此的生活方式难以接受。“做点头之交的普通朋友没问题,但是要真正融入还是有挺大的困难。”小苏说。

而提起种族歧视,各位小留学生表示虽不太明显,但多少感受到隐隐的隔阂。

低龄留学利弊皆是长期,父母缺位不能全凭运气

尽管小留学生们在海外有不少烦恼,关于小留学生在海外伤人或自伤的负面新闻也频频见报,但这些消息并没有影响到愈发庞大的低龄留学队伍。

教育学博士金津认为,低龄留学能够在独立生活和文化适应方面带来正面影响。

“在国外必须学会独立、沟通和自我管理,这对个人长期发展有很多好处,在语言文化等具体技能上也会有更早的起点和准备。而从实际角度讲,早一点进入外国的教育系统,也更容易进入国外的好大学。”

同时,金津也指出低龄留学是一个“有风险的决定”。比如小J的经历很有可能带给他强烈的孤独感;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申诉成功,也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进一步引发对所在国家和留学本身的排斥。

“孩子在国外至少有一个可靠的监护人,可以在孩子遇挫时给予帮助和安全感。”金津进一步强调家庭陪伴的重要性和父母缺位的长期弊端。

“当孩子还不足成熟时,所接触的人和环境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成长,父母的缺位也会强化这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很多心理学、社会学都强调早年的需求缺失会影响一个人长远的发展,这个缺口将会如影随影地影响一个人的长期发展和选择。很多家长也许意识到他们的陪伴缺失给孩子带来的孤单,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补偿。但情感上的缺失并不会因为经济的富足得到满足,长期的隐患还将存在。”

“我认为在家长考虑是否送孩子出国时,要立足孩子的性格,更理性地考虑收益和风险,做一个适合孩子的决定。这件事情不能交给运气。”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