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教育将成学生必修课?(2)

2015-12-16 08:37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财商教育 学生必修课?

国内现状:

广州率先试点 财商教育蓄势待发

目前,财商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基本处于空白,学校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也是大多数人缺乏财商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一些学生,离开学校找不到工作,离开父母就很难生存。

专家认为,财商教育主要有四个因素组成:一是家庭教育因素。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就像是一个提款机,只要孩子有需要就会满足。而且几乎不怎么和孩子谈钱,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学习。只要身体健康,考100分比什么都好。孩子对钱的知识基本是零,更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财商了。二是学校教育中,缺乏对于财富、对于金钱的认识和管理的相关课程和训练。三是社会环境中,从家庭到学校都没有刻意营造一个有关财商知识的教育或培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早教班、辅导班、课外兴趣班,但都是智商技能型的学习,缺乏财富领域的知识学习。

在财商教育资源匮乏的当下,强化培养财商、增加财商教育资源的供给已经刻不容缓。美、英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将财商教育提升到了法定教育层面,我国的财商教育目前也正蓄势待发。

今年9月起,广州市36所中小学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参加学生将近一万人。试点教材由广东证监局组织邀请省内高校的相关行业专家进行编写,并协调教育局、教研院等相关机构参与。由此,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之中的试点地区。

可资借鉴:

不少发达国家 财商教育列入必修课

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都相继制定了财商教育计划,并列入学校的必修课。

2001年,美国立法把理财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一些非盈利性组织则鼓励开发理财课程,让联盟成员向中小学生提供理财技能的培训。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触动,哥伦比亚大学为教师开发了一套课程计划,2009年以来,这些课程计划已经引入到全美50个州的学校中。

英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增添个人理财内容,并列入考试范围。英国的财商教育课程编制也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7月,苏格兰课程咨询委员会在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赞助下,设置了5至18岁学生的理财教育目标;到了2005年年底,英国教育当局在中小学教材中增添两个教学单元的个人理财内容,着重教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钱财,如何存钱和花钱,并在2006年9月开始全国实施课程教授。2010年9月起,英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决定,“基础财务技能”将成为英国初中毕业考试中数学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

日本的财商教育是从娃娃抓起,在形式上更加丰富。日本幼儿园教师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理财知识,孩子们在游戏课上,聚集在模拟柜台前,扮演各种经济角色,分别从事询价、购物、找钱等行为;而到了更高一级,则是通过证券公司专门向孩子推出了学习股票知识游戏软件,让孩子在玩游戏过程中学习到了最基本的金融理财知识。此外,日本很多学校在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又办起了“学生城”, 银行、便利店、公司等市场元素一应俱有,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实务操作,将课本知识融入进去。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唐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