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东崇前"学区开展教师培训"双特"共展特级魅力

2015-12-21 11:56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市东城区“东崇前”学区开展教师培训“双特”共展特级魅力

特级教师的课堂与普通教师的课堂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特质,特级教师到底“特”在什么地方……日前,在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崇文门——前门学区举办的“做语文的儿童,教儿童的语文”教学研讨——暨特级教师献课活动上,特级教师、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王文丽,特级教师、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校长刘燕君,为来自本学区以及北京大兴、河南的90余位语文教师们各自献上一堂课,充分展示了特级教师所特有的魅力。

据悉,当天两位特级教师的课都是围绕儿童读物展开,王文丽老师的绘本故事课为《一百条裙子》,刘燕君校长的儿童诗绘本课为《阁楼上的光》。这是两节引导学生探究,启发学生思维,邀请学生追问,释放学生心灵的课堂教学。

在王文丽老师的《一百条裙子》课堂现场,同样的情景再次呈现。“孩子们最近在看什么书?”“《水浒传》。”“你最喜欢里面的谁?” “武松”“你知道第一个出场的是谁吗?”“……”轻松自然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思考的动力。

在儿童诗绘本《阁楼上的光》课堂现场,记者现场看到,大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个简单的图形,接着刘燕君校长就问孩子们:“你们能用这三个图形写一个故事吗?”在孩子们疑惑的表情中,大屏幕上出现了用三个图形画的画和儿童诗故事。同学们,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读的诗。”“大人能读吗?”不能。”“孩子,大人可以有童心吗?”“可以。”“有童心的大人可以读儿童诗吗?”“可以。”太好了,那我们可以愉快地对话了。”一个个简洁的问题将教师和孩子的注意力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天两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位老师鼓励学生在课上大胆猜想,释放学生的心灵,猜想中有指导,指导中有启发,启发中有期待,整个课堂形成了一种依学而导、轻松、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东城区培新小学教学副校长张润霞表示,“印象最深的是,刘燕君校长课堂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心理表达,并精彩的个性点评,把孩子们的小烦忧,大人的苦恼,依托诗歌的创作,都巧妙地呈现、表达出来了,从而传递给孩子们一种大语文的学习观:生活及语文,语文及生活……”

“今天的课除了给孩子们的表现点赞之外,两位特级教师的风采也震撼人心。”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出席当天的活动并进行点评。他表示,两节课让他感受到两位特级教师所拥有的八个特质,一是真诚的童心,两位教师和孩子们的对话是那么的自然;二是慈善的境界,两位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动作就是拥抱孩子,鼓励孩子;三是眼神的交流,真诚的对视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尊重;四是微笑,不停的微笑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注;“第五可谓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设问的艺术,两位教师不断的设问、追问、再问、追问、试问,在一个个、一串串问题中,把孩子的心和注意力紧紧抓住。”谢春风表示,“教学就是设问、追问的艺术。六是问问题本身体现了两位特级教师的专业高度,这值得我们学习。七是激励的策略,不断地激励孩子,激发潜能,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们能够升华自己;八是这两节课是道德的哲学,曾有句话说‘儿童是天然的哲学家’,儿童走进经典图书,便呈现出道德哲学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郭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