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支持附中附小 大学跨界打造多样态附中附小

2015-12-28 11:14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建设已结硕果大学跨界打造多样态附中附小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与北方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共建的“几何机器人创新学园”揭牌。这是北京市第一个由大学在小学建立的实验室。今后,该基地将为中小学生科技教育、中小学科技教师培训提供场所。这也是北方交大附小受益“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项目”的最直接的体现。

北京市于2014年启动了“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项目”。此前已先后有北京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23所在京高校与海淀、朝阳、昌平、丰台4个区的39所中小学实现共建。高校参与附中附小建设,也让中小学多样态办学得以实现,促进了附中附小的特色发展。

大学教授当小学生科技老师

“生活中有很多折叠变形的物品,例如推拉门、升降台等,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六角花环折叠变形玩具?”在北京交通大学梁大云副教授抛出的问题吸引了交大附小五年级学生的注意。

在梁教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了剪叉式折叠机构的构造方式及原理,几何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等知识点,随后开始指导学生制作魔术连杆。

学生们手持螺丝刀,将V型杆、短连接轴等小零件一一组装。十多分钟后,学生们都完成了六角花环折叠变形玩具的制作。金鸿霏高兴地说:“制作的过程很有趣,制作的玩具还会变形。”

据介绍,“几何机器人创新学园”由北京交通大学与北方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共建,拥有130余平的活动场地,陈列60余款几何机器人,具有集参观、展示、讲座、教学等多需求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功能。

每周四下午,北京交大的教授、研究生都会走进学园,为学生们上科技课程。此外学园筹备建设阶段,承接了“北京市初中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至今已有3000余名初中生获得“几何机器人创新学园”学习体验机会。

作为“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项目”的受益学校,交大附小在课程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等多方面受到了北京交大的支持。在新校区建设中,北交大也将参与其中,为学校创建一个科技乐园。

高校四大策略支持附校发展

北方交大附小只是“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项目”的受益学校之一。北京于2014年启动了“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项目”。通过与高校共建,以办附中附小的方式提升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介绍,高校主要从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扶持附中、附小的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结合石油附中附小教学实际,深化课程改革。目前,北语为石油附中开设了基础韩国语、德语入门、书法、吟诵、英语口语(外教)、国防教育、法制课程、视频编辑与制作等课程。此外,北语还为石油附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面向附中高中生开放,为四个年级46个班级共1840名学生开设国学、西方文学与文化、跨国文化对比等三门课程。

华北电力大学则为附中附小定制了9大计划,包括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特色课程建设计划、大学生课外辅导计划、家长委员会建设计划、外籍教师讲授外国文化与语言教育计划等,为此,学校校工会、高等教育研究所、国际合作处、图书馆、体育教学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和研究生院等机构、部门,全力投入到支持附中附小的建设中。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郑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