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30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分8个小组对北京市的16个区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在北京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督导检查反馈会上,国家督导组正式宣布,北京市一次性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故事
4月29日,国家教育督导组走进北京市各个区县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
在丰台区督导现场,上午10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组专家走进了丰台区新发地小学。正是这所面积不大的农村学校,却震撼到了“阅”校无数的国家督学。
操场被别致的放大版剪纸装饰着,素雅又不失活泼;形体教室里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欢快地跳着;中式风格的阅览室——“向阳书院”宽敞明亮,散发着阵阵古朴清香……在剪纸教室里,三(4)班学生刘畅刚好制作完一个“寿桃”,来自重庆的国家督学对这个作品甚是喜爱。“爷爷,送给你吧!”说罢,小姑娘腼腆地笑了。
说起校本课剪纸的历史,校长徐学敏直言,这可是由上世纪80年代的剪纸兴趣小组演变而来。如今,校内的每一名美术老师都被要求掌握剪纸技巧,每个学生在毕业时都会这门“老”手艺。
和其他学校不同的是,新发地小学80%以上都是非京籍学生,可他们说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这些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在新发地集散地经营各类食材,孩子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向日葵,我们的向阳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小朋友像阳光般快乐成长!”徐学敏感慨道。
同样,石景山区提出的绿色教育理念得到了督导组的关注,“尊重、差异、规律”是石景山绿色教育的关键词。“我想详细了解下石景山绿色教育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在石景山区常务副区长文献做完绿色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报告后的查阅资料环节,国家督学、四川省人大常委、教育厅原厅长涂文涛立马向督导室人员详细询问绿色教育发展指数的情况。
“谁能讲一讲优质校名额分配的情况?”一位督学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向与会人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石景山区政协委员宋竞男讲起了同事女儿的上学的经历。
宋竞男同事家住在鲁谷地区,就近上了附近一所中学,去年,得益于名额分配政策,孩子升入了九中。升入九中后家长发现,九中的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特别多。有时候晚上十点钟还和孩子在微信上沟通。家长介绍说,孩子的成绩在班上一般,并不是特别突出,他了解到,老师不只对自己的孩子这样照顾,对班上其他的学生也都如此。这位老师住在鲁谷附近,平日上班就捎上住在附近的学生,老师的私家车成了学生的专属“班车”。
据悉,当家长提出要对老师进行表扬时,九中校长林乐光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例子在学校里太多了。“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家长能深深地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尊重,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宋竞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