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式“掐尖”?大学先修课进中学挂钩自招引争议

2015-12-31 08:09 扬子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换种方式“掐尖”?大学先修课进中学挂钩自招引争议

清华大学“先修课”很火爆。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于今年11月28日共同发起的“MOOCAP课程”全面启动,通过网络面向全国优秀的中学生教授大学课程。清华大学率先推出了6门先修课。记者昨日采访获悉,这6门先修课的累计报名听课人数已突破6万。很快,全国多所高校的先修课程将组团“亮相”。让尖子生们颇为心动的是,名校的先修课将与自主招生“挂钩”。有网友感慨,这是自“自主招生联盟”取消后启动的新一轮“掐尖模式”吗?

大学先修课火了!

清华先修课“满月”听课学生超6万

记者从清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平台上看到,平台上推出首批6门“学术志趣类”课程,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具体的科目有微积分(先修课)、线性代数(先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先修课)、大学物理(先修课)、大学化学(先修课)、普通生物学(先修课)。这些课程均由清华大学优秀教师教授。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由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副教授梁恒讲授,授课教师介绍中还提到梁恒老师曾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位申请《大学物理—力学》的高二学生告诉记者,申请清华大学先修课的在线听课门槛不高,通过一个免费注册的流程,设定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在线上课了。“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老师的讲述也很生动。但就我目前的学习程度有些偏难。”这位男生表示,老师结束一周的课程后还会布置作业,不过他本人因为跟不上节奏没有及时完成。

北大先修课南京尖子生已“尝鲜”

据了解,所谓大学先修课,是面向高中生开设的、达到大学一定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供高中生选修。这一做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的3600多所大学承认先修课学分,并将其作为录取学生的参考标准之一。国内高校中,北京大学于2013年率先在全国几十所知名高中开设先修课程,南师附中是其中的一所。北大先修的课程具体科目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微积分、电磁学、中国通史、程序设计、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化学原理等七门。南师附中校长葛军教授,就领衔上微积分课。“附中有很多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和高校的这种课程合作,对学校来说就是提供一种教育的服务,让学有余力的孩子能够提前接触到更广、更深的大学课程。”葛军告诉记者,附中从2013年和北大就开始了合作,不仅有老师接受培训,学习方式还有网上课程,而与清华的合作去年也已经开始。以北大先修课程为例,目前附中大约有300名学生会对一科或几科有所涉及,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而定。

对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先修课确实颇具吸引力,“我提前接触到高等数学的内容,再来看一些高中遇到的数学难题,视野就变得开阔很多。”一位高三男生表示,自己不仅会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先修课,而且还会上网看高校的网课。“这对自学能力还是要求挺高的。”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王璟 蔡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