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包括高考考试招生新方案、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新方案、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等逐步付诸实践,北京教育新地图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新的一年,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新期待?
“十三五”规划
做好学校发展的
顶层设计
学校发展规划是校长办学思路、学校发展目标的实施途径,也是校长阶段性办学思想的体现。目前,北京市公立中小学一般都有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大部分学校的发展规划都与本区及北京市的同步,即采取五年一个规划期的形式。
2015年,大部分学校都已开始思考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开始制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着手制定学校发展的“十三五”规划。2016年,既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之年。在詹德杰看来,学校新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但如何将这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在学校层面尤其是教师层面深入学习领会,把握改革的初衷。“要将学校顶层设计付诸实践,既需要有对当前改革的深刻认识,更需要实践上的勇气和智慧,要靠一线的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成。学校领导也要做好顶层设计者与实践操作者的‘中间人’。”
北京同文中学校长夏伟平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执掌同文中学以后,他和班子重新优化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可持续学习领航幸福人生。夏校长表示,“十三五”期间,同文中学将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把学校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园和乐园。要构建可持续的学校文化,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要让更多的人能够记住同文中学。教育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要制定符合教师、生源特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学校需要一个科学、长远的蓝图,几任校长都能按着一个方向发展,把学校办成一所有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
中高考改革
考试越来越体现
“实”与“活”
2015年,北京市中高考进一步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中考命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范围更加宽泛了,高考愈发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更加重视对价值理念的考查。试题继续保持和增强了北京试卷注重基础、综合和灵活的特色。
从招生情况来看,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40%左右,远郊区县初中校及城区普通初中校学生进入优质高中校的机会多了。高考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和大平行投档录取,同时政策性加分进行大“瘦身”,“农村专项培养计划”“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为郊区县考生提供更多考入大学的机会。
有专家认为,2016年北京高考试卷将更加在贴近课本、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等方面下功夫。由高考引发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成长方式的变革、考试方式的变革将更进一步深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张静认为,中高考改革是个“航标”,2016年它将进一步引导教师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更加注重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制课程营养餐。”学校教育将更加重视学生知识积累以及对学习和生活体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和拓展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精神。
门头沟王平中学校长谢国平一直关注中高考的调整变化,他认为无论是招生考试改革,还是培养方式改革,都需要通过学校办学加以落实。“作为郊区学校,王平中学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所受教育‘宽’一些,让学生在课程体验中真正有实际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