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教育集团
四种课程让孩子各得其乐
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金强说,史家教育集团的育人实践主要依托“种子计划”引领下的四种课程形态展开。1.0形态的基础性课程,体现为传统式的班级学习,重在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与书为伴,提倡一本书、一支笔的“专注”;2.0形态的多样性课程,体现为菜单式的小组合作学习,重在依托不同主题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0形态的自主性课程,体现为综合空间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变为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培养学生“自主”能力。4.0形态的开放性课程,体现为无边界的多样化学习,指向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4.0形态课程中,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家庭、学生社团、博物馆等无边界的真实生活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所。
在内容多样、形态丰富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关注学生在不断积累中的健康成长,在活动中意志品质的成长以及在追逐梦想中的快乐成长,使每一个孩子都各得其乐、健康成长,每一位教师都各尽其才、幸福工作,每一所学校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培新小学
让教师在课改中尝到甜头
培新小学校长张燕说,为什么要实施课程改革?因为这是一件神圣的事,关乎国家未来。课程改革中最难的是什么?是观念的转变。理念前进一小步,实践前进一大步。打破平衡需要时间,需要坚持。
培新小学在课程改革中遇到了几对矛盾:思维矛盾——计划经济思维向市场经济思维转变;能力矛盾——单科教师向全科教师转变;结构矛盾——一校管理向集团管理模式转变;时间矛盾——取与舍的转变。有共识才能有共为。我们的做法是,撬动课程观念的真正转变,帮助并引导教师走进“培新+”时代,从中真正尝到甜头,由被动变成主动。培新综合实践课程的系统架构分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共九个视点——了解自然、理解自然、为了自然、了解社会、理解社会、为了社会、了解自我、理解自我、为了自我。视点下由教师定主题,主题下由学生定课题,保证课改实施有的放矢。
革新里小学
改变40分钟一堂课的传统模式
革新里小学校长赵丹阳说,自2013年起,革新里小学就悄然进入教育教学改革试水期。一直以来,传统课堂一直都是40分钟,依照去年出台的《课程计划》精神,革新里小学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以课堂主体性研究为突破点,大胆尝试教师走班制,教师联动备课。每个教师不再单单负责一两个班,而是在整个年级走班教学,巩固了教育目标的统一,并且让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
在革新里小学,所有作业全部为原创,实践性作业又占据了主体。不管是学科内的作业还是学科间联动的作业,都关注学科特点,夯实基础又凸显实践性。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发生了变化,没有钩叉、百分制或五分制,取而代之的是“知、情、意、行”四方面不同的分数。学校设计了统一的作业评价量表,通过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