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抗挫宝宝”?(2)

2016-01-12 13:43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抗挫宝宝”?

挫折教育,究竟为何物?

实际上,人这一辈子从来都不缺经受挫折的机会。我们无需人为地制造机会让孩子去经受所谓的“挫折教育”。

孩子在现在及未来能不能经受住挫折,也不取决于他曾经受过多少挫折,而取决于他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挫折。所以,挫折教育的重心不在以挫折打磨孩子。不恰当的打磨只会让孩子的心碎裂如泥,而不是让他百炼成钢。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面对挫折时无所畏惧,看到挫折纸老虎的本质,战胜它,前景依然光明,即便暂时战胜不了,也可以试着绕开它,以智慧消融一切,或从挫折中吸取营养。如此,挫折便是一种滋养,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柔韧,更智慧,更宽容,更开放……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在遭遇挫折时,懂得如何排解负面情绪。情绪处理好了,我们就不会为负面情绪所苦,依然阳光地走向未来。

其二,在遭遇挫折时,看到负面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学会以智慧去转化。

如何养育出内心强大的“抗挫宝宝”?

如此,要养育一个内心强大的“抗挫宝宝”,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在孩子遭遇挫折产生挫败感或者畏难情绪时,做他坚强的后盾,给他心理支持。

支持的方式有共情,允许他发泄,在孩子发泄时,平静地守候在他旁边,甚至通过拥抱、轻抚后背等方式给予安抚(但是,这种安抚要有度,让孩子感受到只要他需要,我们就在他身边,同时也给他自己排解情绪的机会即可),而不是将他冷落一旁。等孩子稍大点,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以安全而合乎社会规范的方式(如创设发泄角,画出他的坏情绪以及如何应对)释放情绪,或者跟他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为孩子的内心清理出一片澄明的天空。

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正向的思维模式看问题。

要做到这点,我们自己先要尝试凡事去看看它的积极意义,我们自己做到了,孩子自然会受到我们的影响。没有比身教更能打动孩子的了。“虽然……(导致挫败的原因及情绪定义)但是……(积极的意义)”,这样的句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舒缓情绪的同时,看到更多光明之处,不妨经常尝试。就算某个事件带来的只有挫败感,我们暂时看不到其积极意义,但至少我们懂得了这样的方式不行,这便是其积极意义。换个思路,海阔天空。

避免二元对立,掌握转化的智慧。

此路不通时,试试寻找第3、4、5……N条路,能找到几条算几条,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受我们的影响,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模式——相信凡事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此路不通,他路必通。这种信念是支持孩子战胜挫折、避免被挫败感障碍我们智慧生起的最强大的力量。

所有这些,不需要刻意创造机会去做,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玩玩具,这种契机比比皆是。有心,处处挫折处处教育,处处云遮雾罩又处处光明普照。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