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如何少跑腿?
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
《报告》提出,在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推进6家医疗机构康复功能转型。在医联体内部逐步统一核心医院与社区的药品目录和品规,减少为社区老年人配送药品环节。
市卫计委副主任耿玉田介绍,在城六区每个区选择一家二级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目前,市卫计委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定期免费体检服务,提供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及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指导;提供优先就诊和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等服务;根据需要与社区托老所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
今后,还将建立家庭病床,实行“三优先”服务,免收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生活困难补助的老年人免收家庭病床查床费,每年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保障
老小区咋解决上楼难?
加装电梯政府将拨款补贴
市政府提出,北京将开展既有多层住宅楼房增设电梯试点。这次试点将由住建部门牵头,在城六区启动试点,目前补贴款已经划拨试点区。下一步,北京将制定申请主体、审批手续、补贴申报、产权归属、后续运维等一系列详细的方案,对建设小型液压外挂式电梯等创新方案进行论证评估。
市住建委副主任赵成介绍,所有纳入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平房区、棚户区改造的项目都在全面推开无障碍改造、适老改造,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正在推进并且有阶段性进展,财政部门目前已确定了城六区试点的资金方案,40%安装费用由政府承担。
老楼装电梯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安装位置不能影响消防通道和公共安全;第二电梯设计方案要保证楼房的结构安全;第三是资金还需要筹集,可以产权单位、居民自己出,也可以有其他社会资金支持;四是涉及到相关业主和居民的同意。
为了保证相关资金使用透明和公正,城六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之后会全面铺开。
异地养老可行吗?
两类人群“河北看病北京报销”
提到异地养老的问题,李红兵介绍,去年开始,作为试点,中标集团在河北高碑店建设大型养老设施,马上封顶,这让北京的政策能够出北京。
徐仁忠介绍,北京市人社局已和河北省人力社保厅签订了相关协议。在北京退休后在河北居住、在北京工作在河北居住的两类人群,在河北就医时,只要是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按照北京的政策报销。同时,河北人在北京看病也有相应的政策安排。
但目前,异地就医的结算问题面临困难,因为河北和北京的医保政策不一样,河北有11个统筹地区,北京为市级统筹,政策不一样。因此,现在看病的时候需要先现金垫付,回北京后再报销,报销时间长一点,不能实现实时报销。不过目前,北京市和河北省、天津市的系统进行对接,“这是大的系统改革和完善,需要时间,但是我们也在加快速度,北京已经做好了准备。”
□对话
信息化居家养老模式将全市推广
昨天下午,北京市民政局发言人李红兵在参加海淀团小组审议前,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在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摸准老年人分层次的需求。李红兵表示,未来信息化居家养老模式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