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投资人都是创业者的“天使”吗(2)

2016-02-02 08:24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早期投资人都是创业者的“天使”吗

德迅投资董事总经理邱谆总结,80%~90%的早期创业团队人手都不齐,因此天使方应该给予的帮助很多,包括招聘、渠道、培训、公关等方方面面。

曾在腾讯工作的他举例:自己经常把创业者和微信部门的前同事叫在一起吃饭,以方便创业者的App能引进微信支付。在他看来,这些举手之劳,能给年轻团队提供很大帮助。

早期融资阶段,创业者绝对弱势吗

虽然幸运地找到了心仪的天使投资,但看着身边朋友们的经历,赵晓朴还是会感慨,“在天使阶段,创业者处于绝对弱势。”他认为,初创团队能拿来和投资人“讨价还价”的东西不多。也正因此,当收到橄榄枝的时候,团队没怎么思索就答应了。

但大部分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从事在线艺术教育的陈凌云记得,自己为找到合适的投资在半年里谈了60多家机构。问题在于很多投资人没有诚意,谈的时候总是想摸清一切底细 ,临走还甩一份10万字的模板要求填写,待一切都完成后,对方却往往一眼都不看,甚至把这些资料交给其他人去实现。

在他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创业热潮下刚入行的投资人太多,大部分都没经验;另一方面,许多创业者本身没有执念,只是“想试试能不能成功”,所以一开始就投机取巧,见了投资人难免低三下四,之后做的数据更都是为了给投资人看。

现在,陈凌云有些后悔当时的举动,他感觉浪费了大量时间,日常的精力被反复会面分散,公司的业务也因而被疏忽。但他同时也称, 自己已经算比较克制,“不少朋友一年要见200个投资人”。

即使签好了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最让于欢苦恼的,是投资方给不了他需要的帮助。在他眼中,投资人手里的项目太多了,彼此搞得像“ 一夜情”,给了钱就去关注新项目,事后的深度沟通很少。此外自己的投资人不专业,对细分市场乃至创业行业的认知都不够,即使有宏观领域的经验,也帮不到点子上,“投资前许诺我的资源和指导都没有做到”。

不过,在部分创业者眼中,没人管的自由却值得羡慕。赵晓朴就听不少朋友抱怨,很多不了解细分行业的投资人根本不接受解释,哪怕创业者明知自己是对的,也没有机会表达。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程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