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巧的日常谈话,帮助孩子强化自尊
在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们依赖于父母的解释来认识自己和世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信父母所说的一切。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有技巧的谈话,由小及大、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帮助孩子强化健康的自尊。
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一些积极的现象,请一定要告诉他:“这次你很努力啊……这本书你全部读完了,真棒!”对于向着正确方向的任何进展,都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迈进。
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
“今天你又忘记……你自己想想有什么办法能保证你明天可以记得这件事?”让孩子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把孩子看做问题(比如说“你怎么老记不住,我再说一遍……”)。
善于利用有关“失败”的谈话
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每一个经验来建立在这个世界上的信念。当事情的进展不如预期,他们往往会得出笼统的结论,比如“这些词我都拼错了……我不擅长拼写……我不是个好学生。”
帮助你的孩子重构他的想法,让他知道任何挫折都是暂时的,通过努力下一次一定会有所进步:“你不知道这些词,真的很失望,对吗?我们一起来想想在下周测试之前可以做些什么,好吗?”鼓励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让他亲身实践“努力对成功有多大的影响”。
避免将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
“为什么你就不能做得像彼得一样好?”这样的评论,只会让你的孩子更加自卑。即使是正向的比较“和彼得相比,你是最好的球员”也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为孩子可能会觉得这是父母的期望,但是他很难真的做到。
让他无意中听到你在别人面前正面地评价他
一个小技巧,有时候孩子对无意中听到的会更加相信,比如装作无意的说 “他今天帮了我很多忙……不用我提醒,他也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很整齐……”等等。
要自尊,不要自大
真正的自尊并不意味着完美或第一名,它是指用一种积极和真实的态度看待自己。因为真正自尊自信的孩子不会强求世界围绕他们而转,即使自己只是浩瀚银河中的一颗小星星,他们仍然会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父母要做出积极的榜样
如果你是那种对自己的能力夸夸其谈、或自尊心极度敏感的父母,你的孩子可能也有样学样。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自尊应该是:爱自己,愿意尝试新事物,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拥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和毅力。
识别和纠正不正确的自我认识
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对自己持有的不正确的认识非常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和现实的评估标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自我概念。
表扬的适度
上文我们提到了表扬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过度的、夸张的、空洞的表扬,不仅无益于发展自尊,还会让孩子陷入不切实际的盲目自大之中。(有关正确表扬的方法,输入关键词“他山石”,见之前的文章《重述表扬:五个案例教你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让孩子品尝失败
上文我们说过“让孩子在错误和失败中获得成长的意义”,很多家长不忍看着自己的孩子失败跌倒,但心理弹性是一种必须要学习和锻炼的重要能力。
正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aron Cooper 所说“当我们以守护自尊之名将孩子严密保护,其实孩子是在受害。要让孩子明白人生应当如是:我们不可能总是赢,也没必要事事都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