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拥抱不一样的青春(3)

2016-02-15 14:55 中国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寒假:拥抱不一样的青春

奉献是一场自我坚守

1月23日,学校刚放寒假,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大二男生程志强就背起简单的行李踏上了贵州山区支教的火车。对于这个95后来说,到山区支教是他多年的梦想。放假前,看到中旅义工支教组织发布的“寒假支教招募公告”,便立马心动报名了,经过招募组面试、理事会面试和试卷考核,成为这支赴贵州永新村新希望小学11人支教团队中的唯一一名来自武汉、且年纪最小的支教老师。

“永新村新希望小学坐落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治昆乡的大山里,这里共有五个年级100余名学生。”村里唯一一位杨老师介绍说,因为路途遥远,教学条件落后,每天上学的人数并不固定,很多学生家里有事就不来上课了。

当成员们提出将在这里驻扎一个月的时候,杨老师的眼神里流露出特别的感动。后来大家才得知在他们之前先到达的一个支教小队,来了以后难以适应村里艰苦的生活条件上午刚离开。

“晚上刚到,就有两三个孩子十点多来看老师,见到这场景,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翻滚着。”程志强介绍说,第一天天刚亮,就有很多孩子来学校,老师们本打算先休整一天,但看到他们这么渴望上学,上午和孩子们相互自我介绍,下午就正式开始上课。

在为期一个月的支教中,程志强负责科学课。“每天共有三节科学课和一节阅读课,嗓子都快冒烟了。中间还会去学生家里家访,看到学生家里异常艰苦的家庭环境,以及和他年纪相仿就早早辍学的同龄人,他都会油然生出一种责任感。”

“老师,山外面还是山吗?”……“每次听到孩子们这样提问,感觉自己的眼睛都会湿润。”程志强介绍,这里的孩子对于外界的了解,仅仅来自父母和老师的讲解。他们没见过高楼大厦,没见过飞机火车,甚至不知道山外有平原和大海。

“大山遮住了他们眼睛,但不能阻挡梦想的翅膀。”讲起自己的支教原因,这个95后男孩坚定地认为,“支教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单纯而有意义的事情,这里艰苦的环境让我想起了童年。我自己也来自农村,所以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过去的自己。”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