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20年发展变化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满满的获得感(3)

2016-02-17 16:3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打印 放大 缩小

高中“活”:高中特色实验班

2015年7月11日,双胞胎姐妹王铭逸涵、王铭逸卓收到了本市最早的中招录取通知书。录取她俩的不是高中,而是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姐妹俩未来将接受“5+2贯通式”培养,通过考核后获得大学学位3实施“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包括“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培计划”三个子项目:“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外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实培计划”是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新举措。

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启动会

北京印刷学院首批“3+1”模式培养的“双培计划”新生赴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首批“外培计划”学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

教育教学及招生考试改革

课程改革2008年9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全面启动,北京市将有481家文化教育单位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2014年11月,出台《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强调,今后,北京中小学将在教学中增加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以及红色经典等内容的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7月,出台《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本市部分中小学生迎来了自己的“新”课程表。2015年,本市启动初中生市内游学及学农项目,市内游学项目,即让远郊区县偏远地区的初中生到城区学校,与城区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学农项目,即组织城六区初中生到郊区参加农业劳动。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