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上好学校不再难

2016-02-24 08:44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孩子上好学校不再难

解决好北京的发展问题,需要跳出北京来看。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明确的是道路,动员的是人。两年来,三地协作早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简单的来回相互走动,大规模的干部互派、医生教师技术人员的深度交流成为了常态。正是靠着他们的努力与热情,京津冀正日益“捏到一起”,抱团前行。

挂职前,韩俊深有感触地对同事说:“我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个历史的创造,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协作,让北京和河北的天更蓝,路更宽,孩子们上好学校不再难。”

韩俊兰现任河北省教工委副书记,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从2015年7月京冀两地互派“百名干部”挂职开始,韩俊兰又多了一重身份: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挂职半年多,她最大的感受是,三地融合越来越深入,真正实现了“团队协作”。韩俊兰说,“我是河北的干部,对河北有着深厚感情,同时我又是北京的干部,对北京有着一份眷恋。我已把北京当成了自己的家,也对正在做的这份工作充满了责任感和自豪感。”

挂职心声

“习总去南锣让我很亲切”

说起2014年2月26日的那个晚上,韩俊兰至今记忆深刻。那天晚上,她从《新闻联播》里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南锣鼓巷的身影。“我一下子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也去过南锣鼓巷,很喜欢那里。”

韩俊兰回忆说,2011年,自己曾逛过南锣鼓巷,对那里很多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饰品等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在电视里看到总书记也去了那里,就觉得离自己很近,特别亲切。”让韩俊兰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此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与此发生联系。

韩俊兰说,京津冀三地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很早就有,比如三地间的教育论坛、研讨,学校之间的互派教师交流学习等。但在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后,这种合作协同的“步子”更大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体现就是2015年7月,京冀两地互派挂职干部启动。北京河北互派100名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