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上好学校不再难(3)

2016-02-24 08:44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让孩子上好学校不再难

两年之变

推动百名河北教师入京培训

用最快时间,韩俊兰就融入到了北京市教工委这个大家庭中。参与会议,研究问题,她直抒己见;做督导工作,她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挂职至今,韩俊兰为京冀地区在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做了不少实事。让她颇有成就感的是,去年10月,在她的“牵线搭桥”下,促成了北京与河北两地的“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的签订。虽然听起来是个比较宏观的概念,但是这个框架协议的签订,却实实在在为两地教育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很多项目都可以落地,合作交流更加便捷和有保障了。

去年,北京市教育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到石家庄、西柏坡、唐山曹妃甸等地调研,促成了很多具体项目的落实。比如,北京决定帮助曹妃甸建景山学校分校;西柏坡“社会大课堂”也成为了北京学生的实践基地等等。

在韩俊兰的提议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河北省还在11个地市选派了百名中小学校长、老师,作为试点来京进行“影子培训”,也就是“跟岗学习”。未来5年,河北还会在全省范围内选派校长、老师,到北京的优秀学校学习交流,预计每年200人左右。目前具体的计划还在研究中。与此同时,北京也将选派老师赴河北支教。

京津冀教育两年签130余协议

韩俊兰介绍说,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2·26讲话”,两年间三地在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京津冀各级各类学校间签订了130余个协议。

比如在高等教育方面,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三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天津农业大学等9所学校建立了“教育创新联盟”;北大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建立了“心血管医学精准联盟”等等。

在基础教育方面,河北的保定与北京的西城区、河北的邯郸与北京的东城区、河北的张家口与北京的海淀区之间建立了“基础教育协作联盟”。两年间,三地在基础教育领域达成的项目多达230余个。这些项目包括北京广渠门中学在康保县创办分校,北京八中在固安县创办分校,北京五中在廊坊大厂创办分校,北京实验二小在迁安创办分校,北大青鸟文教集团在廊坊创办北大附属廊坊益田实验学校等。

韩俊兰的挂职时间是一年,按照计划,今年7月,她将回到河北的教育系统继续任职。不过韩俊兰说:“如果到时候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都会第一时间响应,能为三地教育协同发展做点贡献,我很自豪和欣慰,一切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