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匠心纯粹:老教授旷课检讨和跪着也要坚守课堂

2016-03-12 09:42 成都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三尺讲台匠心纯粹:老教授旷课检讨和跪着也要坚守课堂

王万森教授在课堂上做检讨

一个热词:工匠精神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在北京全国两会现场,还是在其他领域,它都成了热门词汇。

两个热点:教师故事

最近,74岁老教授“旷课检讨”的新闻和武大教师“跪着也要坚守课堂”的报道感动了全国网友,成为热点。

这段时间,“工匠精神”很热。

有人说,“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

很多人习惯把教师称为“教书匠”,其实,教师和木匠、工匠一样,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其内在的核心气质是一样的——都是“匠人”。

身为匠人的老师,必然当怀一颗匠心,以一颗纯粹的教育之心,始末如一,适应变化,创造可能。

当然,“工匠精神”也不是说说而已,它需要具体的行动。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个优秀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好比余功茂老师“跪守课堂”传达出的执着与坚持,又如王万森教授“旷课道歉”流露出的谦卑与坦诚。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教授学生学问之道,更重要的是人生之道。

而匠心纯粹且独运,才让教育达到一种审美境界。

双肾坏死 武大教师“跪守”课堂

要倒也一定要倒在讲台上

“如果真的要倒,我一定要倒在讲台上。”3月11日,余功茂这样告诉记者。近日,因为一则“武汉大学一教师两肾坏死只能跪着讲课”的新闻,让就职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英语教师、41岁的余功茂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人物。

2012年10月,余功茂被查出脑部动脉瘤。虽然8小时的开颅手术获得成功,但动脉瘤引起的血压冲进蛛网膜,让他紧接着又做了一场眼部手术。2014年11月,余功茂多囊肾病再次发作,引发尿毒症,两肾彻底坏死,唯有换肾才有救治的可能。

近两年来,每周一、三、五,余功茂定时上医院做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生病之后,1.75米的他身形瘦削,只剩55公斤。

然而,余功茂仍不离讲台。在治疗间隙,他教2个班的英文课,每周上8节课。“本来学校也不让我上课了,待遇也不会少,但是在课堂上我能有个寄托,学校就尊重我,同意少上一个班。”

课堂上,余功茂(上图)声音洪亮,幽默风趣,爱与学生互动。但疾病带来的体力难支,有时让他只能跪在椅子上继续讲课。

从教18年来,学生几千名,遍布各地。过年过节,收到从英国、美国,重庆、上海等地发来的祝福消息,余功茂说,“感觉再怎么累都是值得的,因为学生还记得你这个普通的老师,这个情在这里,已经很满足了。”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