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当事人
甘于清贫、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我理解的教师这个职业——
“只要继续上课, 疾病就不能把我打倒”
记者:现在带两个班,每周上8节,身体上吃得消吗?
余功茂:体力上马马虎虎能坚持,45分钟一节课,就是站不了太久。
记者:是什么支撑你一直坚持在讲台上,而不是在家静静休养?
余功茂:首先是因为我喜欢教书吧。我蛮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我,我就特别想上课。加上周围的人都很鼓励我,一直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说实话,病痛让人不舒服,做透析很累,但是讲课时,我会很投入,然后就忘掉了这些,觉得蛮开心。这种快乐,没有病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疾病可能把我的身体搞坏了,但是只要我继续上课,就不能把我打倒。
记者:家人对你坚持上课支持吗?
余功茂:刚开始家人很担心,后来我爱人看了学生给我的卡片,挺受震撼,就去咨询了医生。医生说只要配合治疗,不太劳累,就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就支持我了。
“幸运的是,学生都愿意跟我讲心里话”
记者:你如何理解教师这个职业?
余功茂:做老师我觉得有三点:甘于清贫、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很多人误解在大城市大学老师收入很高,其实大部分尤其是中青年大学老师,在经济方面是非常清贫的。像武汉,大学讲师一般月收入60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应该说大多数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在坚持。
在评价机制的客观影响下,部分高校老师可能重科研、轻教学,对学生来说不太公平。我认为老师应该以教学为主,所以爱岗敬业是做好老师的必要因素。
同时,老师也要保证自己确实有高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不断学习学生的语言,消除代沟,走进他们的世界,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学。
育人方面,一个老师确实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轨迹。很多学生上大学之前想法很简单,到了大学才开始碰到情感困惑、身份认知或者是与人交往的问题,特别是农村考上来的孩子。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刚上大学时会自卑,所以现在我会从大一就留意类似的孩子,帮他们打开心胸。幸运的是,我的学生一般都比较信任我,课后愿意跟我讲心里话。
看错课表致旷课74岁老教授向学生做检讨
“我知道我火了,电话从5号中午开始就响个不停。”过去的一周,年届74岁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万森,突然成了一个因为谦卑和坦诚而被广为讨论的“网红”。
自觉羞愧 申请自罚停发补贴
3月3日,王万森特地提早来到教室,待到所有同学到齐,他摊开事先准备好的打印版检讨书,为自己上节课旷课向学生道歉,他自觉“羞愧难当,无可弥补”,并申请自罚停发补贴。
王万森在检讨书里写着:“我从教五十年,把上课作为铁的纪律,雷打不动地要求自己。这是教员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员的光荣,教师就应当按时上课,而且倾注心血把每堂课上好。”
王万森告诉记者:“接到学校的电话询问自己怎么没来上课,才发觉自己看错了课表,觉得十分难过,于是给院长发了检讨邮件。这星期已经无法弥补上一堂课了,于是当堂念了这份检讨。我作为一个老教师,从教五十多年,却在最后的时刻没把课按时上好,感觉十分羞愧。”他表示,这次事件将是“作为一名老教师的遗憾”。
“老教师的风范,值得晚辈学习”
从未见过老师因为旷课主动向学生做检讨的研一学生李君君当时坐在教室第一排,用手机偷偷拍下这一镜头。其后李君君的同学胡燕将图片配以文字发到朋友圈,很快经过微信和媒体传播,“山师老教授因旷课做检讨”一度占据微博热搜话题榜头名。
山东师大文学院院长杨存昌介绍,王教授已经在去年年底退休,此次上课是被返聘回校任教,而王老却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不避讳地讲,这是一次教学失误,会依照学校的相关制度处理。”但师范类院校本身就是培育老师的,老教师培育青年老师,一代一代传承。“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偶然的教学事故,彰显了一位老教师的人格风范,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杨存昌说。
对于自己一夜之间火遍网络,王万森十分冷静。“大家点赞归点赞,我心里很清楚,错了就是错了,就应该接受惩罚。”王万森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个样子,要承认错误,剖析自己。”
“师德是一种境界,虽然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我一站到讲台上就会想起许多老教师的样子,小到上课穿正装、不迟到,大到做事做老师的道理,我都是从前辈身上学来的。”王万森说。
“我做对了的,大家记着;我做得不对,大家请批评;我的教训,大家应避免。”这是王万森告诉记者的“师德三句话”。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人民网、东方早报、 齐鲁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