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教师初吉祥:愿做学生成长的“人梯”

2016-03-28 14:22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初吉祥:愿做学生成长的“人梯”

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就是那个不完美的引领者,更应是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梯”。教育的双方注定不完美,如何走向完美?已然平凡,如何奔向不平凡?这应该是一个需要智慧并且艰辛的过程,是对甘为人梯者的考验。

“人梯”要有引领方向的作用——“经典”教育

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渐走向成熟,需要影响和关照。有的学生志存高远,有较高的资质,需要“经典”的力量来引导;有的学生思想稚嫩,是非观念较弱,对事物性质的判断模糊,需要“经典”的榜样来教育……

“经典”有很多,比如优秀人物、经典名著、世界名曲……都可以陶冶和影响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入具有典型性并影响较大的具有正能量的人和事来影响和感化学生。我组织的“经典”教育,是贯穿班集体建设过程的系列主题班会。在我的引领下,学生们都有意识地寻求着属于自己的“经典”引领者,开始打造自己的“经典人生”。

“人梯”要了解并理解学生——“科研”引路

作为班主任,只有最大程度地了解和理解学生,才能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才能切中肯綮,事半功倍。然而,要想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必须依靠科研的力量。

工作中,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班主任很难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平衡的精力,往往在部分所谓的“问题学生”身上投入大部分时间,但有的时候却是无功而返。渐渐地,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问题孩子”的家庭结构有问题,是单亲孩子,要想全面了解这些孩子并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很不容易,往常的家访和批评教育很难奏效。

于是,我借助科研的力量,申报并负责市级课题《寄宿制高中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撰写了《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报告,以科研来指导班主任工作,收得了很好的效果。

“人梯”最要紧的是点滴中见大教育——润物无声

作为班主任,要随时随处看到并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做到润物无声,引导学生的人格走向完美。

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必须时时把学生装在心里,处处为学生着想。当学生学习成绩下滑的时候,当学生经常迟到的时候,当学生在自习课堂上不安分守己的时候,当学生在赛场上退缩的时候,当学生值日偷懒的时候,当学生闹别扭的时候,当学生与同学相处不好的时候,当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的时候,当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作为与学生关系最近的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做到管理有效果,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我以为,“润物无声”,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使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这是乐为“人梯”的高境界。而我,将继续为此而不懈努力。

班主任名片

初吉祥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13年。

顺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顺义区优秀班主任;顺义区师德标兵;顺义区教育学会先进会员;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

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奖项;获全国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全国教学实践评优活动一等奖,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作文指导教师一等奖,第四届“书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学阅读指导”优秀辅导教师,“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朗诵大会”高中组指导教师一等奖,第十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作文指导二等奖等。

学生眼中的初老师

老师,我是王强。我真觉得您巨可爱。为什么呢?虽然,看我淘气,您就板着脸,但真的啊,您上课特别有意思,我觉得您其实跟小孩子一样童真;但您真是非常有深度,真是“大哥大”级别的,您就是70后的思想、90后的性格,哈哈……

我总也忘不了您讲东北过年偷柴火的风俗,象征偷“财”——但决不能偷初家的啊!太有意思了,哈哈……

高一(7)班 王强

我们私下都喜欢叫初老师为“祥叔”。祥叔管理班级很有一套,他让我们自己制定班规,自己执行。如果我们犯错,他的惩罚方式五花八门:有坐在教室的最前排角落里上课的,有请全班同学吃东西的,还有下课后去操场跑步的……总之,让我们不服不行。不知不觉中,我们班不仅在卫生、纪律方面周周夺红旗,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改善。

牛栏山一中2013级毕业生 史一叶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史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