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教育责任都推给家庭
林乐光:教育是人影响人的过程,人的品质、素养、习惯,包括学习和交往习惯决定着人的高度和广度。家庭教育影响着学生自我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等等,而学校教育只是在学生某个成长阶段提供了帮助和平台。因此,从时间上来说,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负有更长期的责任。家长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施加更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家长的言传身教更重要。
徐加胜:不能将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家庭。苏格拉底说过,其实没有人愿意做坏事,知识即美德,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教育孩子具备应有的品质不是家长忽视了,也不是想忽视,而是有时候没有能力去关注。而学生能力的缺失与公立教育体系也有很大关系。
从归因上讲,学校应该承担教育的使命。家长再有能力,多数也只能接触一个孩子,而老师却有很多的样本,我们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是以大量样本为基础的研究,是以实践经验和反思作为基础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比只有一个孩子(大多数家庭)的家长更有可能了解教育的真谛,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育工作者有更好的条件、更大的可能性把握教育的规律,从而掌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因此,要不断提升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尊严,这样才会促进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将来学生会变成家长,他们的素质也是以此前的学校教育作为积淀的。
刘有忠:我是上世纪70年代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当时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仅占3%,农村孩子就更少了。从上大学这部分农村孩子来说,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就太重要了,是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有时候也说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方面强调了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但如果学校不提供一个好平台的话,孩子就更难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后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少。这体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学校教育的责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