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变了 好课应该这么上(2)

2016-04-11 11:46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考变了 好课应该这么上

加强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唐和平(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中考英语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主干知识。例如,单项填空考查的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基础语法知识;完形填空着眼于高频词的考查;而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试题中,考查考生获取具体信息和简单推断这两项基本技能比重较大。

因此,教师在备考中,应做到以下四点:首先,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关注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应注重语境中的运用而非机械识记;基本技能应着力于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次,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关注学生课外听力和阅读量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关注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培养,而非功利的应试技巧训练。

第三,英语教与学的资源选择要真实、地道,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真实情感和生活实际。

第四,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关注英语学科的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陶昌宏(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学会阅读学习”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阅读学习”不仅是语文或外语学科教学的责任,也是科学教学的共同责任,去年首次在物理试题中增设科普阅读题。其目的首先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速读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带着“问题”阅读;其次,要学会提问,提问是理解的基础,也是阅读的关键环节,考查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再次,学会讨论,即自己从不同角度想,自己同自己讨论,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最后,学会验证,阅读是一种学习活动,仅仅是文字文本的观看或自己与自己的讨论层面还是不够的,一定要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要重视物理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持。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真正体现“做中学”。

开放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黄冬芳(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从去年中考化学来看,虽然试卷结构做了调整,但整体上强调与课程标准内容相一致,突显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显了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整体上保持了化学试题的稳定。

与往年相比,去年试题总题量适当增加的同时,每道题的分值降低,使学生的体验和思维空间更宽阔,也充分体现了分值小、命题活、题量多、情境宽的中考命题改革方向。比如,去年试卷中首次使用了连环画的阅读形式,形式新颖活泼,符合中学生审美情趣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同时,连环画的形式贴合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信息获取的新途径。

在今年的中考备考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挖掘学科本质并深刻体会所学方法和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反思创新。教师要关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增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化学核心知识的能力。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本报记者 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