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河北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北京挂职学习项目启动暨首期动员培训会在京举行,首期来自河北省的100名校长教师参加。
为了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2015年10月,北京、河北两地教育行政部门签定了两个合作框架协议,并于2015年底启动了邯郸市、县教育局长和直属中学校长赴北京跟岗学习试点。河北部分市县、学校还和北京的区县、学校签定了进行长期互动交流、合作办学的协议。在此基础上,两地教育行政部门准备利用五年时间,每年200人(分别是校长100人、教师100人),总数1000人的规模来进一步推动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
首期100名参训校长、教师分别来自河北省的11个地市、99所学校,其中校长和教师各50人,他们分别深入到北京9个区的48所学校,进行为期三周的跟岗学习培训。
据介绍,参训校长们将主要通过参与挂职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进课堂听课、听取专题经验介绍等,深入学习学校管理和教科研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教师则编入挂职学校相应教研组,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与挂职学校名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通过听课、试讲等方式,学习挂职学校先进教学理念和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特色经验,并参加北京市教委统一组织的业务培训、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
来自邯郸市第二中学副校长谷文明在大兴一中挂职学习一周后表示,“通过做一天学生、做一天老师、做一天班主任、做一天教学主任、做一天德育主任和做一周校长等‘六做’,深入了解了大兴一中的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情况。”目前,谷文明已结合本校实际和挂职学习的收获,梳理出关于改进邯郸市第二中学校务会、开设教工体育课、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和撰写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更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另据了解,今年京冀两地教育部门还将启动河北中学生北京夏令营活动计划、北京优质数字课程资源共享计划、北京名师河北示范讲学计划等,并通过“走进来,请出去”,使两地教育协同发展的立体构架基本形成。
■链接
第五期京苏粤校长高级研修在京开班
本报讯(记者 刘钰)4月18日,来自北京、江苏、广东三省的130位中小学校长齐聚北京,参加第五期京苏粤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的第一阶段培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等圈内“大腕儿”将构成此次研修培训的强大导师团。
据了解,此次京苏粤研修班正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进行的一项中小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已成功举办四期。本次研修以“校长领导力提升与学校管理变革”为研修主题,整合了北京、长三角、珠三角三地的优秀专家资源,为校长搭建高端宽广的研修平台。据介绍,于北京开展的第一阶段研修就有陶西平、李奕等圈内“大腕儿”做《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等专题报告。
此次研修班共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研究课程、自学与跟进指导课程、隐性课程5大板块。校长们不仅要学习学校管理、领导科学等理论知识,还将走进名校跟岗访问,进行学校问题诊断。在完成4月份北京地区的研修后,今年9月和11月,三地校长还将至江苏、广东进行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