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季遇见陷阱季·各种骗术防不胜防
又是一年毕业季,因为找工作发生的骗局也越来越多。本想觅得“好饭碗”,却不料,不仅工作没着落,有可能反倒落个人财两空。
案例一:
求职收到邮件回复?轻信淘宝刷单被骗6667元
来自重庆渝北区公安分局消息近日,家住重庆渝北区的小王就因为收到一封应聘邮件,在淘宝替人刷单,被骗6667元。咋回事?
警方介绍,2016年6月7日20时许,王某赶到渝北区公安分局龙山派出所值班室称自己可能被骗了。原来小王即将毕业,最近都是奔走于各大招聘会,还在网上也发布了自己的求职信息。
2016年5月31日16时20分许,其在位于渝北区冉家坝的家中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称:“我司在某网站上搜索到你的简历,如需了解工作详情需添加QQ:2853817###,联系章小姐”。
找工作心切的小王就添加了该QQ号,对方向小王发了工作流程文档,并告知小王如果觉得合适就再和她联系。小王看了流程发现,只要通过在淘宝上购买500到3000不等的商品,就可以得到5%-10%不等的佣金,刷单成功后,就会得到佣金和本金。
对方以返还本金和佣金为由要到了小王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卡号。看似“正规”的工作,毫无社会经验的小王毫无怀疑。他根据对方发过来的链接拍下商品后,然后把下单成功的截屏发给对方,随后对方发过来一个二维码,同时还特别提示忽略支付宝的安全提示,小王都一一照做。就这样连续刷了4笔,分别是:1260元、1399元,1410元,2598元,合计损失:6667元。
民警问小王为什么连续刷了4次才发现被骗。小王说自己觉得淘宝刷单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没有怀疑。之所以觉得被骗,是因为当他已经把卡里的钱刷完了,对方还让刷又不退钱。小王表示,他也从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诈骗方法。
渝北警方告诫广大毕业生:希望能找到工作,尽快赚到钱是好事,但是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找工作切勿只求捷径。此外类似找工作的诈骗方式也应多加了解,拿不准的最好求助家长或是朋友。
案例二:
大学毕业生遭遇“求职贷”就业陷阱
2013年7月,小王毕业之后,博创华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向小王投来橄榄枝,条件是小王需要参加他们的岗前培训。小王回忆说:“当时他们表示,培训3个月后给安排工作上岗,等安排工作之后,用工资来还贷款。”
在贷款一万多元交了培训费后,两年多时间里,小王迟迟没有得到许诺的工作,还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当小王三番五次打电话询问时,工作人员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他。据记者调查,这家博创华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并没有培训资质。
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增多、部分市场需求饱和等因素,不少企业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对现实复杂性认识不足的特点,以高薪诱惑学生,让学生接受“岗前培训”,而“培训费”则是通过信贷公司借款。
所谓的“求职贷”,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毕业生以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培训费”直接打入企业账户,毕业生无需出钱就能接受“培训”。
信贷机构将“培训费”打给企业,这一过程其实是一次贷款过程的产生,信贷机构虽标明了利息,但贷款过程中还有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而这些钱,都由毕业生个人承担。
一旦毕业生接受“培训”,信贷机构放了款,毕业生未就业,就已背负了贷款。“培训”完,企业会向一些公司推荐,但如果工作不理想,毕业生拿着低工资,不仅承担着生活成本,还背负着巨大的还款压力。
一名受访的毕业生说:“表面上是给我们推荐工作,实际上是通过招聘网站给我们投简历,甚至把我们的简历改得天花乱坠再乱投出去,结果面试时人家问我们简历上那些东西,我们还一问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