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加速渗透大学校园 在校生该不该做校园代理?(2)

2016-09-09 08:09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企业营销加速渗透大学校园 在校生该不该做校园代理?

成功案例

学以致用 提前锁定心仪行业

同样是为校园消费金融产品做代理,也同样是一个小团队的领导者,北师大心理系研三学生小刘却从校园代理工作中获得许多收获。

今年年初,小刘在学校就业与创业中心的组织下到京东集团总部进行参观。活动中,他得知京东正在招募校园白条产品的校园代理,便报名成为其中一员。校园白条是京东金融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信用支付产品,凡是拥有校园白条的学生,可在京东使用分期付款购物,信用额度最高可达8000元。与小谷发传单的方式不同,小刘主要通过校园论坛BBS、各班级微信群和QQ群发布校园白条产品的打折促销和满减等优惠信息。“公司给的原始信息太多,我要经过加工后再推送,尽量不引起同学们的反感。”

即将毕业的小刘希望加入金融行业,但他很清楚,凭借自己的学历背景很难被传统金融机构录取。他希望以他的心理学特长,成为一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市场营销人员,所以他在做校园白条的代理期间注重学以致用,积累了不少推销经验。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基于自己的背景,不了解的话很难做出判断。所以我在做推销时比较有耐心,如果有同学对我发的信息感兴趣,我会先问他最近想不想换电脑或手机,再问他愿不愿意使用分期免息的产品缓解经济上的压力,逐步引导,再跟他说是京东的3C产品,最后再说校园白条。”在理论知识的武装下,小刘说起推销心得来头头是道。

“虽然我们学过营销心理学,但实践起来还是很不一样。我以前没想到送些小礼物对促销有那么大帮助,结果实践证明礼物虽小,效果却很强大。”小刘介绍,一次一个女生要买iphone6S,急着找他开白条。他把她的信息输入系统后,系统只给这个女生批了5500元的额度,不够买一台6S。这个女生非常不高兴,不住地抱怨。小刘安抚了半天,效果不明显,最后他拿出作为促销礼品的新款面膜送给该女生,女孩立刻转怒为喜,高高兴兴地走了。“礼品也要因人而异。要是男生来,礼品多是篮球足球或者游戏产品,送女生就是面膜、花卉之类的。”

小刘介绍,他做校园代理没有业绩压力。“学校加学院每月给我1000多元生活补贴,兼职主要为增长经验,不为赚钱。”小刘坦言,校园推广工作确实很辛苦,但半年做下来,京东给他开了实习鉴定,有这份实习证明和实习经历,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求职会增加一些砝码。

专家点评

校园兼职重在积累经验

记者了解到,积极发展校园代理的企业大多来自互联网、电商、考研培训、留学中介、驾校以及化妆品经销等行业。这些公司的业务与学生关系密切,却难以直接进入校园开展业务。

谈到大学生校园代理产生的原因,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专家李春雨分析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今大学生消费能力上升。无论是家里给的钱、学校发放的补助还是校外兼职赚来的钱,90后、00后学生们手中的钱都比十年前的学生多了不少,因此消费欲望也水涨船高。二是熟人经济变成消费市场主流,由身边的同龄人宣传产品会产生一种口碑效应,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与此同时,大学生们在校园代理处购买产品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送货上门的服务省去学生外出购买时的交通成本,因此校园代理在校园中有一定认可度。

校园代理的出现,意味着大学生兼职模式已经从“走出去”变为“请进来”,这是经济发展的体现。那么大学生选择校园代理的兼职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李春雨表示,无论哪种校园兼职,大学生都要明白,接受这份工作是为了做尝试,而不是做长工。“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创新优势,不要为了赚钱而沦为纯粹的体力劳动者。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选择实习或兼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辨,尤其注意不要误入传销陷阱,或者变成公司的便宜劳动力。只要目标明确,大学生兼职是应该被鼓励的。”(记者 张品秋 实习生 刘晔)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