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有话说
学费增长 挡不住家长高热情
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大的留学中介,了解到近些年低龄留学群体普遍在壮大。
“5年前人们还把高中生定位为‘低龄’群体,而实际上现在的低龄更多指的是初中生群体,甚至一些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家长就已开始打算了。”顾问马悦女士告诉记者,“我办理的孩子中,最小的是12岁,到美国读的是8年级,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初一”。
留学费用和出国门槛,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介顾问介绍,不论是来咨询还是已在办理留学手续的家长,多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家长本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少还留学过,对于国内外教育有对比了解。在经济实力能够满足的情况下,让孩子出国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太难的抉择。
“就拿美国为例,近几年私立学校费用和学生数量都一直在上涨。两年前基本上每年30多万元,今年就得超过40万元。这么一算,一个家庭想供养一个孩子到国外留学,家庭资产不超过200万元是很难做到的。”
马悦说,尽管目前也出现许多贷款的形式来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不过大多家长还是比较冷静,“很少见到为了孩子出国留学大额度贷款、卖房的”。
此外,美国中学对国内孩子出国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马悦举例,“美国的学校录取中国学生一般要求拿到一个不错的托福和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成绩。这里面,托福成绩更为重要。”根据近两年申请的经历,马悦说,“同一所学校,去年对托福成绩的要求是70分,今年就有可能是80分。”
留学费用、入学要求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中介费用、语言培训班费用也水涨船高,但家长们送孩子出国的热情不减反增。
一家已经有20年经营历史的留学中介工作人员称,就其一家中介(包括在其他城市的分部)去年共为2万多人办理了出国留学,其中中学生占到了40%。根据今年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比例还在增长。
是否适合 孩子意愿最重要
某留学中介的小陈自己就有留学美国的经历,做了四年留学顾问,她坦言,“都是家长来咨询,很少有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但实际上,她认为孩子的意愿最重要。
小陈说,像周佳的儿子小泽一样,去了国外不适应环境的情况并非个例。“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和开始有独立想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在不尊重他们意愿的情况下帮他们做出重大决定,肯定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出国的头三个月,很多孩子还没找到方向,也没适应环境,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也有一些家长办理长期签证,在美国租房‘陪读’几个月,帮孩子度过困难期。”
陈洁也有同感,在她女儿的留学经历中,她体会出孩子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女儿所在的是一所教会学校,每个星期会有固定几次课程讲授《圣经》,这对于我女儿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从小就受过这样的文化熏陶。但她的中国同学并不都这样,有些孩子会很反感,把这些当成是负担,最后甚至对于整个学校氛围产生反感”。在陈洁看来,这就是之前家长和孩子没有沟通好,“我们中国的家长给孩子做主已经形成习惯,忽略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还有不少孩子家长怀着一种‘逃避考试’的心态”,小陈打趣说,“就像电视剧《小别离》里面张小宇的爸爸,觉得自己孩子中高考上不了国内名校,不如国外念书‘曲线救国’。我一般遇到这样的家长,会劝他们认真考虑。国外并不是没有学习压力,而是换了一种压力。家长一旦有了‘去美国逃避考试’的心理,那孩子出国了也不会太努力,反而觉得解放了,这不见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