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学而思”背后家长焦虑:不培优会掉队吗(3)

2016-11-23 11:11 深圳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疯狂学而思”背后家长焦虑:不培优会掉队吗

愤怒的无力

学而思讲过的内容学校一笔带过

相对于那份害怕,更紧迫的是眼前的现实。

一种现象在筱雯女儿所在的初一班愈演愈烈。由于班上只有少数几人没上学而思培优班,数学课上凡是遇到在学而思课堂上讲过、大部分学生都说会做的题,老师一概简要带过,导致没上培优班的人特别吃亏。

“这不逼着人家去上课外辅导班吗?”筱雯已经可以预见,如果她再不跟其他人一样提前送女儿上物理培优班,再过一年,女儿在物理课上肯定也会吃亏。

筱雯的朋友柱子对这现象很愤怒。柱子是北方人,说话很直,他直呼学校与学而思这样的培优机构达成了一种“不需要合同、不需要谈判”的密谋。学而思帮着学校把成绩提上去,然后前者收获商业利益,后者坐享荣誉。

“导致的结果是,本该由学校免费提供的公共服务,变成了由家长花钱向社会购买。学校会越来越放任自流,因为它的作用与培优机构混为了一体,我们无法从孩子的成绩中甄别出到底是哪一方在扮演更主要的作用。”

愤怒的原因是柱子认为自己和女儿都成了这种密谋的牺牲品。柱子学数学出身,女儿在他的辅导下成绩一直很好,从小没上过培优班,顺利考入四大名校初中部。初二时,女儿成绩由一贯的接近满分骤降为80分、70分,还有一次甚至没及格。他问女儿怎么了,女儿嗫嚅,试题难度超出了课堂教学之外,但都是其他同学在学而思学过的。

柱子去班上一问,才知道整个班上只有不到3人没上学而思培优班。“这不是密谋是什么?”

愤怒归愤怒,柱子最终还是选择妥协。初三,他给女儿报学而思的数学班,然后看着女儿终于跟班上的大多数成为了一类人。柱子自己慢慢也变成了大多数的那类。女儿高一前的暑假,他学乖了,让她提前去培优班学高一的数理化。3科学7天,花了7000多元。

如今,筱雯看到的柱子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坚决不上培优班,现在却成了培优班的推销员,“不上你就是‘自取灭亡’。”

相比其他几人,柱子的女儿仿佛离曙光更近一点。她现在在四大名校读高一,成绩拔尖而稳定。只是,她还要在学校和学而思之间奔波3年。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