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漠不关心导致孩子缺乏兴趣不愿尝试
大班幼儿飞飞在幼儿园不爱与小朋友交流、合作,从不主动参加小组集体活动。在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活动中,孩子们大都高兴地扮演着各种小动物,但飞飞却无精打采地站在一旁,教师请他表演,他不以为然地说:“我不会!”
分析: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平时为了忙于事业,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要么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要么对孩子一味限制,无视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在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总是不耐烦地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如“不会做就别做了!”在这样的消极暗示下,孩子逐渐对活动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做了。
策略:多给孩子一份关爱,激发自主意识。
飞飞的家长应该明白,教育子女是每位父母的天职。幼儿期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这份好奇心,给飞飞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他一起玩,如手工制作、拼插玩具等,放学回来跟他聊聊幼儿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晚上睡觉前给飞飞讲讲故事,休息日多带飞飞去户外郊游,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平时鼓励飞飞与其他小朋友一块游戏、交流、沟通。遇到事情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对飞飞不喜欢参与活动的行为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对飞飞的探索与成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逐步激发他对活动的兴趣,让他越来越愿意参加各项活动。
父母过分严厉导致孩子缺乏自信不敢尝试
中班幼儿然然是一个性格胆怯的孩子,平时做事前总爱先用眼睛看看老师,似乎要等待老师的同意,才敢去做。音乐课让她上来唱首歌,她小声地回答“我不会!”无论老师如何鼓励她“唱得不好没关系!”可她就是不敢。
分析:一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态度过于专制,要求孩子必须绝对服从大人的意见,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偶尔做错了事,就采取怪罪、批评的态度,有时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式,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胆怯的性格,面对很多事情想做却不敢做,生怕做得不好被大人指责。
策略:多给孩子肯定赞许,树立自信心。
作为然然的家长,应在家中营造一个宽松、平等、愉悦的生活氛围,经常问一问、抱一抱、亲一亲,和她一块玩玩,让她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减少恐惧感。
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她的行为,当她做对了及时地表扬她、鼓励她,让她得到肯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自信。当她做错了,家长要有一颗善待孩子的心,努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宽容的心态,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和过失,可以先用鼓励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绩,然后找出原因,鼓励她再去试一试。当她遇到困难退缩时,要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她克服胆怯,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事情让然然去做,如向邻居借东西等。一开始孩子可能不敢去,家长可以领着她去,同时教她向别人借东西的礼貌方法,慢慢地鼓励她一个人去,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然然的胆子会渐渐地大起来,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同时,家长还可与老师协商,在孩子有了小进步、小优点时表扬她,树立孩子在全班的威信,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她觉得自己被小朋友们和老师接受了,进而增加其对集体生活的热爱,逐步消除其胆怯和害羞的心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用心解读孩子口中的“我不会”,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不要让孩子口中的“我不会”成为一种逃避困难的借口、一种习惯性行为,要让孩子愿意参加活动,敢于参加活动,获得成长。(作者:徐湘晖,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