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当口 许自己一个热气腾腾的未来(2)

2016-12-22 09:09 news.cn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毕业当口,许自己一个热气腾腾的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7届毕业生童谣——

“享受创业的孤独过程”

童谣,与很多95后一样,一出生家里就配有电脑,是典型的网生代,和他们不同的是,童谣更痴迷于游戏和网页背后的制作原理,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开始自学简单的编程。

读高中时,童谣考过一次托福,后来还建立了一个网站,叫win TOEFL,那是创业的首次尝试。一路求学,创业的种子在心中越长越大。2014年11月,童谣注册北京米芽时代科技公司,一个集平面设计、视频制作、互联网页面设计为一体的文化科技公司。那一年,他读大二。

尽管在外人看来,童谣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并不面临求职就业的压力和选择,但对童谣来说,创业的路注定并不平坦,创业的过程也不如想象中亮丽光鲜。

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是第一道槛,大二上是课业最繁忙的阶段,“恰巧公司的注册也是这一阶段,工商局上班时间是工作日的朝九晚五,我们上课也在工作日,从10月份着手,到拿到营业执照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临近期末,那种手忙脚乱的感觉你可以想象。”童谣回忆。

没有创业经费是第二道槛。米芽时代在创业初期资本非常少,融资渠道大多来源于校园贷,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但坚持总会有收获。目前,米芽时代科技公司核心团队共有4名同学,都是北外的毕业生,有人负责技术,有人负责设计,有人负责法务,有人负责公关,还有一支线上团队各司其职。自2015年5月搬入北外创业孵化园以后,已经承办了许多具有社会反响的活动,拍摄北外的招生微电影、制作北外的教育基金在线捐赠系统、设计北外的形象代表“毕业鸟”、制作新生入学教育系列动画视频——“鹦鹉学长新生课堂”……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永远保持好奇。童谣说,创业者是孤独的,可他享受这个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2017届毕业生肖钰珊——

“到了二、三线城市,人生也会很精彩”

肖钰珊,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专业2017届毕业生。当身边大部分同学在为寻找北京的工作岗位奔波的时候,她在认真备考,希望能够通过云南的省考,回到家乡做一名公务员。

不同于大多数人在留在一线城市和回到家乡之间犹豫不决,肖钰珊早早决定了毕业返乡。“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自己的家乡,在北京读过大学以后反而更确定回家的念头。”

谈及原因,肖钰珊说,一是因为作为独生子女,希望更多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二是家乡这些年发展也很快,每次返乡都能看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作为年轻人,希望能够为家乡父老乡亲尽一份力。

肖钰珊所学专业是公共关系,在大城市会有更多更对口的工作岗位,然而她并不因此感到可惜。“本科4年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一种综合能力,所学必定有所用。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会了小组合作精神,能够认真吸取别人的意见,写和讲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相信这些锻炼不论是在现在的求职和以后的工作中都会有发挥的空间。”

在肖钰珊看来,人生成才的路径有很多,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也不尽相同。越是在众说纷纭中,越需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能够充分发挥所长的方向更重要。

“我的家乡云南是个很美的地方,为家乡出一份力,让青春有光彩。这就是很幸福的事。”肖钰珊说。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