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都是神童吗?

2017-09-21 08:27 钱江晚报

来源标题:【考动力】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都是神童吗?

前不久,13岁女孩陈舒音考上浙江大学的新闻,让超常教育的争议再起。

9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2018年少年班招生办法,面向全国招收200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优秀高二(含)以下学生。

而在今年的招生中,有两名浙江籍新生,王哲和张浩然。

中科大的少年班肇始于1978年,到今年已是第四十一期。

中科大对少年班历来低调,而这也使得少年班在外人眼中愈显神秘。

钱报记者走近中科大少年班的两位浙江学子,回溯他们的学习经历,还原争议背后真实的求学路。

未成年的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大学生活?旁人口中的“天才”,在同学、师长、父母眼中又是怎样的少年?

家长:真的是凑巧了

儿子考进了少年班,王哲的父亲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说:“凑巧,真的是凑巧。”

他说“凑巧”,是因为儿子提前一年上幼儿园,年龄刚好符合少年班的录取门槛。

此后王哲的求学路几乎是按部就班,既没有跳级,也没有展露特别的天分。“他从小学到初中,别的家长都要求小孩考100分,我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王爸爸说他对儿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快乐成长,享受童年”,所以上补习班这样的安排从未出现在王哲的学习里。为此,王哲还曾经吐槽过父亲的“放养政策”。

那年王哲刚转入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小学部,第一次数学考试,王哲破天荒地考了70分。“回家后眼泪汪汪,说他这辈子都没考过这么低的分数。”即使升入初中,王哲的成绩大多数时候徘徊在班级20名上下,王爸爸笑说,“他还埋怨过我,说‘爸,你不给我报补习班是不是为了省钱’。”

父母从未想过王哲会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事实上,直到高二开学前,王爸爸对中科大少年班的认识几乎是零。甚至报名后,王爸爸也未将这事放在心上。不止王爸爸,当时正忙于物理竞赛的王哲对此也没有很上心。直到高考前一周,当王爸爸问起儿子的复习情况时,正在长沙备赛的王哲答复还是“书都没带,不复习了”。

未曾想,就是这么一个6月3日才开始准备高考的学生,最终杀入了全浙江仅有2人入围的中科大少年班复试。

“你们跟黄老师谈谈吧。”王爸爸建议钱江晚报记者去见见王哲的班主任黄强,“黄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