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都是神童吗?(4)

2017-09-21 08:27 钱江晚报

来源标题:【考动力】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都是神童吗?

妥协:不再过分限制年龄的创新班出现

2010年以后,在少年班30余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中科大在秉持以往特色招生选拔模式的同时,逐渐放宽了年龄限制,在“少年班”之外又开办了“创新试点班”。今年即将读大三的王昌煜是创新班学生,他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学院针对创新班与少年班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授课老师都基本一致。也就是说,除了年龄外,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对两个班的学生是“一视同仁”的。

王哲高中班主任黄强说,当初他听到这个消息,就有了一些推测。“现在的学校,往往更乐意把尖子生送去清、北,而中科大新推出的创新班则是与少年班同时在高二招生。”这种做法,一是为了避开清、北的“围剿”,二是把提前入学作为它的最大卖点。但在黄强眼中,这多半也是出于生源考虑的无奈之举。

占到整个少年班学院人数四分之三强的创新班,不再将年龄作为限制,从中也可以看到中科大少年班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选择:少年班毕业生不少活跃在商界

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大四毕业生陈楚白,即将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专业硕博连读,对于自己的求学之路,他说是“意料之外”:最初没想过要上中科大,去了少年班学院他没想过要出国。

“大二以后,很快进入了实验室,开始专攻科研。”陈爸爸说,少年班学院的老师很严格,所以也有学生会挂科。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少年班学院的学生因为课业等原因选择退学。“少年班里确实有一些理解力超群的天才,但大部分人依靠的还是后天的努力。像楚白在科大,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四年下来,连近在咫尺的黄山都没去过。”

“其实我和他妈妈比较现实,当时想让他选金融、管理或是中科大的3+2项目,在国外读个硕回来,好找工作。我们觉得做科研又辛苦又清贫,但楚白说谈钱太俗,他想做学术。”陈楚白同时收到了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学等三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学费全免,每年还有3万多美元生活费。最后选了伯克利分校,8月初已去就读。

看起来,陈楚白走的每一步都有偶然的成分,但归纳起来,他的求学路径在中科大少年班学院里非常典型:奥赛出成绩——被少年班学院录取——专攻科研——出国深造。

陈爸爸说,楚白的同班同学里,三分之一以上选择了出国求学,还有三分之一选择保研去了国内各大知名高校与研究所,高达80%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属于少数。

中科大去年曾做过统计,过去38年里中科大少年班共毕业超过3400名本科生,约90%考取国内外研究生。毕业十年后的学生中,有超过200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另有55%投身于企业界、19%活跃于金融界,在世界500强任职者达到35%。

用陈楚白的话来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的能力,决定你有多少种选择。”

这苗,到底拔不拔

跟浙大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说起“少年班”的话题,他忽然问我:你怎么看超常教育?

这位77级大学生的同学里,也有几位“天才少年”,比如他的同班同学、现任浙大副校长罗卫东,上大学时也未满15周岁。

“‘少年班’是选拔能力超常学生的一种方式,这我是赞同的,但要不要独立成班?我认为值得商榷。”史晋川说,以他亲身经历来看,真没有独立成班的必要,“77级大学生的生源算是历届里包容性最大的了吧,年龄跨度相差十几岁,一样相处融洽。那时候请卫东帮我们传情书,摸摸脑袋,他开开心心就去了,现在想起来都还是很美好的回忆。”

如果需要特殊照顾、资源倾斜才能培养出人才,教育失之公平,又怎么证明这些学生具有“超常能力”?

包括中科大少年班在内,国内对能力超常学生的培养基本是依靠“加速”来完成。

这至少说明,12年制传统教育是有很大弹性空间的,未必适合每个学生。

超常教育有没有问题?有。但问题不在于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而在于它还不够完善,比如有不少评论认为少年班是“拔苗”班,未必有利于孩子成长。

史教授最后说,人生漫长,何处不可学,顺其自然吧。

用陈楚白的话来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的能力,决定你有多少种选择。”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