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街东棉花幼儿园园长李丽华与孩子们一起
爱于心 创新人才观滋养孩子成长
日常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李丽华发现单亲和父亲长期出差的孩子心理会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有些许不同。幼儿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孩子吃好、喝好、不出安全事故。身心健康、热爱生活、渴望获得知识才是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2001年,李丽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引进了第一位男教师。
一段时间后,李丽华发现一位父亲长期出差的小女孩对这位男教师说,“干脆你做我爸爸吧。”这让她感到,孩子在幼儿园找到了父亲之外的一种父爱寄托。这位男教师用自己的活力,带动并且激发了孩子的潜在活力,且提高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很快,班里其他女孩子们明显活泼,男孩子也增添了几分阳刚气。
教学中,男教师用漏斗效应解读教育观点的认知。她发现与女老师的细腻不同,男老师更善于发现、变异、创新意识非常强,特别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于是,李丽华下定决心大力“招兵买马”引进男教师。
队伍建起来了,社会对男教师的质疑也随之而来。迷茫中恩师的三个字——“双保护”使李丽华醍醐灌顶。既要保护男老师的安全,也保护孩子的安全。当即回园建章立制。男老师不能给女孩子进行生活护理,比如入厕、穿衣……男老师不能单独看护午睡……这些条件听起来很繁复,其实是保护了男老师,也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李丽华说。
目前,新中街幼儿园东棉花幼儿园有一支32人的男教师队伍,已是日常教学、课程建设、教育研究、养生膳食等多维主力团队。从多年的工作效果上看,男教师的到来可谓是给孩子们创设了性别平衡的成长环境。男教师不仅提高孩子的活力指数,对其个性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