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是邓肯王的表亲。邓肯国王秉性温良,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却因为日渐年迈对于统率军队力不从心。与之相反,麦克白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在战场上临危不惧,因此立下了赫赫军功,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权欲和自负使他野心勃勃。
在这种情况下,三个女巫关于麦克白将要进爵为王的预言无疑点燃了麦克白心中的权欲之火,而麦克白夫人的怂恿又在麦克白心中摇摆不定的天平一端加上了最后一颗砝码。麦克白弑君之前的心理过程中时时伴随着良心的自我谴责。在向邓肯下手之前他曾犹豫不决:“要是干了以后就完了,那么还是快点干;要是凭着暗杀的手段,可以攫取美满的结果;要是这一道坎秀就可以完成一切、终结一切…可是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往往可以看见冥冥中的裁判;教唆杀人的人,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把毒药投入酒杯的人,结果自己也会饮鸩而死…”此时麦克白的良知几乎可以与野心抗衡,然而他的延宕在夫人的激励、怂恿和策划下逐渐消失。
我认为,如果说在第一次杀戮中,击退麦克白的良知以及恐惧心理、鞭策麦克白前进的,除了麦克白自己的野心,还有麦克白夫人的教唆和女巫的预言,那么后来麦克白为了掩人耳目和保住王位所犯下的罪行毋宁说是权欲和犯罪的快感一起产生作用的产物。在篡夺王位之后,他认为“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恶来使它巩固。”他的良心本不允许他做坏事,可是罪恶一旦开头就一发不可收拾,客观上是因为他如果不通过犯罪来掩人耳目就会前功尽弃,主观上是因为麦克白已经在作恶中尝到了甜头,不论是国王之死带来的权利名誉还是杀戮的快意都令他欲罢不能。“我在血泊之中,双足已陷得那样深。”每一桩命案过后,麦克白的表现由悔恨、慌乱以及极度的恐惧,慢慢转化为谜一样的冷静。随着双手在一桩桩杀戮中沾满洗不净的血污,麦克白的良知被蚕食得一干二净,直到完全堕落成一个暴君,为了巩固王位不惜滥杀无辜,使举国上下血流成河。这样暴戾而且非法的君王自然会遇到众叛亲离的境遇,并遭到世人的讨伐和自身毁灭。在麦克白的内心,恶念与良知的冲突有如狂风暴雨,在外界的催化下,他的权欲和恶念占了上风并从根本上导致了他自身的悲剧与毁灭。
结语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距离莎士比亚逝世已有整整四百年了,四百年漫长的岁月却并没有使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变得漫漶,相反,在我看来,他们的面目仍然是那样鲜明。我似乎可以仅仅通过文字,触碰到他们的脉搏、心跳,体会他们每一个行动背后的动机。不敢说我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是最接近客观真实的,只能说,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便是感受自我。我热衷于从文字中寻找他们的灵魂,正如寻找到我自己。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想,找到我心中的那一个,也就足够了。同样阅读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你,找到了吗?
参考文献:
1.廖可兑:《西欧剧作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2.阮珅主编:《莎士比亚新论》(国际莎士比亚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3.张薇编著:《莎士比亚精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