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终不可忘
《淇奥》全篇都在赞誉一个男子的美好,句句写实,字字求真,似是一幅客观肖像画。而唯一流露出的主观表达,就是那重复了的一句:“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那样一个文采奕奕的君子,令人终不可忘!这像是,在竭力控制着的冷静描述里,终于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了作为旁观者的深情一叹。
不可忘,这是一种人格力量。我们几乎绝大部分的人,都注定要成为他人 生命里、相逢又离散的一个经过,除了少数的至亲至爱能长时间陪在身边,其余的人,终究只能是过客。纵然是朋友、伙伴、同事,也都不是各自的归人,都不免交集后又分开。你路过了我的生命,我路过了你的生命,如此而已。
既然如此,最成功的做人、最值得的遇见,或许就是能成为对方生命里的“不可忘”。不可忘,这是身为过客的角色,能做到的、最长久的停留。
一个男子,如果出众,不免容易惹来情事、徒欠风流,就算不是自己要沾染是非,也难以规避其他热情人的痴付与受伤。所以好的男人,最高明的做法,是保持得体的矜贵,令人赞不绝口,却不令人轻易靠近。距离远了,他人就不便轻易招惹;足够好了,旁人就不敢轻易攀附。那些生命中的过客,对他不曾点燃过无谓的希望,也就不会无奈的失望。这样肯为旁人芳心负责的男人,看似不解风情,实则是真正懂情。
《论语》里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要使旁人对自己敬重守礼,务必自身先自重知礼。这样的男子,用自身修为提醒着过路人不越雷池、不惹彼此麻烦,又能令人深深信服而心怀敬慕,令人长久尊重而终不可忘。
不可忘,这是一道最佳的衡量,衡量出君子是否人品贵重、分寸有度,是否能使人常怀存忆之心、不带轻浮之想?
这就如同,品格高贵的女子,也是使人不忍亵渎、不敢轻忽的。女孩子能招人“爱”并不是值得炫耀的本事,女性天生或妩媚或娇嗔或柔弱或纯真的感染力,不难做到引人遐思、点燃爱情。 而一个女子不单令人“爱”、更能令人“敬”,才是真正的智慧与成熟,那是理性与感性齐备而练就的本领。这样的女性,她的魅力同样吸引他人的注目,但不同的是,她能把握彼此安全的恰当距离,虽和善而不轻浮、虽美丽而不轻负,让她不希望过于亲近的人能在试探性的接近后触手即回、不敢随意,而且还爱慕不减、敬意更深。
高贵女性绝不会可爱却处处留情、可亲却伤人不断,她会热情大方而矜持、亲和平易而收敛。能处理好交往中的平衡之道,这才是一个足够优秀的贵女子,得体保护自己的能力与真正体谅他人的善意。她懂得,只有彼此都不陷入、不轻付,才能彼此都长念好、长相处。
所以“终不可谖兮”,能让人保持距离的敬爱,既不相怨、又不可忘,这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境界,也是一种为人处世中的能力。而《淇奥》中的男子做到了,以他的贵族气质,以他的君子风范。
因此说,《淇奥》是一首描写男子最好的诗。就连后世以更美的修饰语来描摹男性的词句“谦谦君子,温其如玉”、或者“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也只能是写了温润就没写刚强、写了俊朗就没写言行,都不全面,都不完满。而《淇奥》中的那位“有匪君子”,能让我们完整地确知:
他雅仪容、美服饰,勤治学、性明朗,善笑谈、擅礼节,是君子修养的万世典范。
而《淇奥》的神话更在于,有那样一个人,不靠近、不招惹,便让人感怀终身、终不可忘。
作者介绍:
曹雅欣,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子曰师说”微信号、“学习经典”微信号创始人。
青年文化学者。独立撰稿人、文化主持人、国艺演说者。
光明网“醉中国”专栏作者。代表作有《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图书。其“国学与时政”系列文章,分别被全国上百家主流网站广为转载。
策划并撰写了“琴梦中国”系列作品,包括《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等。
“国艺演说”是曹雅欣首创的一种讲与演并重的、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的文化传播方式。在“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琴歌艺术音乐会中,担任每场音乐会的文化主持。
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把国学、国艺做时代性解读。
于水艺术简历
1955年生于北京。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199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国总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曾在今日美术馆、山东荣宝斋、兰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曾参加新文人画一系列重要展览。出版有《于水画集》、《于水人物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于水·五十五》集、《大忘楼笔记》、《美人记》等个人书画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