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回归校园除了读还能画能演

2015-10-30 15:05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小人书回归校园除了读还能画能演

小人书,又叫作连环画,从上世纪40年代生人一直到如今的“70后”甚至“80后”都对其印象深刻。在那个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小人书以其经济、便携、内容生动的优势,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而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后世普遍肯定。如今,在小人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萧条后,又开始回归校园,“00后”学生们开始加入阅读小人书的行列中。

从去年10月起,按照北京市教委的部署,《小兵张嘎》《岳飞出世》等274册连环画将陆续配送到全市1093所小学。记者观察到,不少学校不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人书阅读,还开展了画小人书、排演小人书剧目等生动有趣的活动。

班会课讲起小人书的故事

最近,朝阳区老君堂小学就开展了“小人书系真情连环画暖我意”系列阅读活动。

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大队辅导员周钢老师结合自己童年阅读小人书的经历,进行了《我与小人书的故事》国旗下讲话,与同学们交流阅读连环画的心得。

在各班班会课的时间,学校又进行了以“我和连环画的故事”为主题的班级读书交流会活动。校长李静慧表示:“如今小人书已经成了学生们的最爱,校园的长廊里、操场上、教室的图书角,总能看到学生们手捧小人书细心阅读、相互交流的身影。”

小学生自创小人书公开发行

作为推进连环画进校园项目的实验学校,西城区育才小学积极在学生中开展阅读活动,每天每人将分配到一本书,阅读完成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换。不仅让学生“读”连环画,更要学生“画”连环画。

据了解,学校曾组织“本草娃娃”绘画比赛,作品在比赛中被评为优秀的学生将以自己绘出的“本草娃娃”为主人公创作连环画;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根据自己身边的故事来进行创作。今年6月,一套由该校小学部11名学生创作的系列连环画,已编辑成册公开发行。

另外,育才学校还尝试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内容编排并表演快板书,将这些优秀的传统作品熟记在心中。育才学校小学部主管副校长田国丽表示:“连环画创作既需要文字组织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同时对色彩、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因此创作连环画被普遍认为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